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品富贵 > 第十四章 陌生的小苹

第十四章 陌生的小苹(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宋九更蒙,心里想到,我哪里知道是什么样的小苹,得问晏几道去,晏几道啊,他老子晏殊,他姐夫富弼,还未出世呢!

;

“记得小苹初,两重心字罗衣。”

宋词在宋朝的地位属于网络小说,通俗歌曲,属于下里巴人艺术,地位低下。特别是宋初,格调低下艳俗浮浅,就是李煜,至今还好好地做着皇帝,万万写不出chun花秋月何时了这样的名词。

但是一些歌ji,她们要唱,唱就必须选小令,然而许多小令过于艳俗,她们唱等于是掉了身价。

于是这首小令迅速在京城传扬。若非宋九“用心不良”,轰动更大。

连宫中也有宫娥在唱它,不过宋九呆在河中这个旮旯里,不知道。

五百匹绢看起来不少,但手松一松,一年两年就能用光,而且于情于理,五百匹绢最少要分一半给姐夫。说宋九贪财也不算太冤枉,但宋九不会盲目地贪财。什么样的钱能拿,什么样的钱不能拿,他心中自有一杆秤。大大方方地索要两份百分之一股份,是因为独家技术。现在图纸让赵匡义索去,马上推广到河北,直到全国。没有技术优势,自己再拿这个分红,会有许多人不服气。于是将一百名代表聚集商议,自动提出退出这个股份。这叫识趣。

他提出来,一百人抱怨一通,但有什么办法,这次群殴规模太,朝廷这样处理不能说不对。河中有河中的想法,朝廷有朝廷的想法。不过宋九自己提出,其他人反而不好意思,加上宋九教学生,自己一度还掏腰包倒贴了一些钱帛,于是重写契书,保留了十人股份分红,与胡老大一样的分红。再加上河北也有了,意味着宋九收入锐减了八成。七姐夫更惨,他一无技术,二不能教学生,给了宋九面子,也只得到两人股份分红。

还好,不知道是朝中的大臣反对,或者夏收马上就要到了,或者人手未定落,一直未看到国子监派学子过来,而是从官府的作坊中调来二十几个工匠,一边学习,一边制造,同时还有让河北百姓自己选出来的几名工匠,一度还让宋九到河北亲自组织指导安装。

这样更好,术有专攻,这些工匠常年累月与各种器械打交道,稍一指拨,听不明白力学的原理,但能迅速听明白如何制造。若是国子监的学子来,那都是有功大臣的孩子,宋九是先生,不会害怕,但会将其他学子吓着,也未必能学好它。

朝廷这次有些疏忽,吊机价值不在吊机本身,真正的价值是在宋九所传授的那些力学原理上。不过谁会想到,论语才是王道!

另一个疑问出来,宋九明显是用这个调戏那位小娘子,说她长得象某个叫小苹的名ji,有人好奇这个小苹是谁家的ji子。第一身价不会低,长相漂亮,贵到宋九狎不起,只能狎一回,然后天天梦思,第二个所在的院子勾拦十分奢侈,不然不会有楼台高锁几个字。

有的人便寻找这个小苹,若是说张苹李苹还好找,这么一个大众化的名字,京城仅有名气的苹,能找出七八个。究竟那一个是临江仙中的小苹?

有一个众南桥南的北瓦名ji阿苹最先沉不住气,派丫环来询问。

她是清倌人,是清倌人还是浊倌人,谁也不知道,但属于那种卖艺不卖身的那种ji子,可也要接待客人,吹拉弹唱舞蹈,她想不出有没有接待过一个叫宋九的客人,有没有接待也不要紧,只要宋九说是她,她马上身价会倍增。

这些丫环有的能说,有的不能说,只说前来验证一下。

宋九每月还能分到十几贯钱,显然不能让他满意,他手托着腮,在想着主意。

这时一个俏丽的小环找过来,脆声问道:“小郎君可是九郎君?”

“是啊,你是……”

“我家娘子是阿苹,想请小郎君过去一叙。”

“那个阿苹?她为何请我?”宋九有些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