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品富贵 > 第三百十六章 脱变(下)

第三百十六章 脱变(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给了国公,但没有增食邑,与他做候的时候一样,可能是食邑最少的国公,但终是国公,田氏喜出望外。宋九又冲潘怜儿点点头,潘怜儿也不雀跃起来。

但她也没有想到丈夫又选择了一条道路。

田氏又说道:“若你不冒失,得罪了许多人,你的前途比你丈人还要光明。”

以过去的战绩。契丹未必是自己记忆中的那般强大,那怕契丹这个新皇帝与新皇后十分牛气。

自己担任高官要职,对研究也有好处,会创造更多的条件,供学子研究,不亚于自己带着诸学子埋头苦干。对国家也有好处,就象自己献了关税保护政策。若是要职,直接上书,也就通过了。不用象现在这样说了,能不能成功,靠运气与赵匡胤心理决定成否。

这一样。他豁然开朗,到这时,他才在心灵上产生脱变。

以前他也想做官,但与赵普差不多,做官好啊,可以掌控更多的政权。但这时才想通。做大官不仅能更好保护家人,对自己有利,对国家说不定也有利。

很难用升华两字形容。这中间私心是占据主要地位的,不过比大部分宋朝官员肯定要好得多。

“你国公之爵就不要拒绝,有这个爵位,朕才好开口,不然朕也无法开口。”

“这……”

“不过你希望也不要抱着太大,契丹非是南唐,他们很强大,若不答应,又有理由,朕也无可奈何。”

“陛下能替微口开口,微臣已是感恩不尽。”宋九道,这才说真正的正事,又说道:“陛下,虽这个技术快研究得差不多,但大规模生产与试验室里试验是两回事,因此微臣建议,莫急着大规模推广,就象以前的钢监,南方的蔗糖作坊一样,先行小规模的试产,反正几乎所有的铜监产地都在南方,北方几乎一处也没有,因此可与现在试验场所进行试产,经过两年试产期,找出更多的问题,成熟后,正式投入到南方中去。”

“对此朕不懂,你写一个奏折呈上。”

现在是一个想法,并且对接下来的大变,他心中同样犹豫不决。不过他太担心了。赵匡义早就将他的命运规划好了,包括以前的打压,现在让他献出冶铜技术……

一路思考着,回到潘府。

潘怜儿问道:“官人,陛下答应了吗?”

田氏误会,也问:“陛下有没有给你封国公。”

若那样太好了,丈夫是国公。女婿是国公,多有面子啊。宋九先回答田氏:“封了,蒲国公。”

“喏。”

宋九出了皇宫。

与赵匡胤一番对话,给他带来许多反省。赵匡胤说你受了国公,朕才好开口。以前自己却认为自己无一官职在身,玉苹去契丹不会引人注意。那可能不引人注意,况且契丹自上往下梳理治理幽云,对韩马这些大家族十分重视,玉苹去了俞家,马家肯定听说,那么契丹还能不注意吗?正是因为自己无一官职在身,契丹才敢做。若是自己象卢多逊这样身居要职,契丹此时还不想多事,就会产生顾忌。这个道理就象一个凶犯想杀人一样,未杀之前,想法多多。但真杀了,也就杀了。最关健的时间在动手之前,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赵匡胤又说了,你不要抱太大希望,契丹答应更好,不答应,赵匡胤同样不好深究。

但自己若是卢多逊这样的大官呢?那么就可以影响到宋朝的政策,甚至未来与契丹做战时,可以强行将战绩修正过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