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品富贵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弃子(上)

第三百六十三章 弃子(上)(第4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赵匡义忽然脸上露出古怪的笑容。(未完待续。。)

然而对它大家皆不懂,不知道能不能推广,于是赵匡义传了一道口旨,让学子与织工们继续改进。

宋九说道:“你们做个样子吧。”

主要就是能否纺织棉布与畜毛,以及混纺。

织工们开始操作,效率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但能否赶得上十八世纪以后欧洲工业革命时的纺织技术,宋九就不大清楚了。

宋九道:“行。”

一行人来到河洲。

如今河洲变成了宋朝顶级繁华场所,并且也为朝廷带来大量收入与人才,于是赵匡义于南汴水处又打开一个城门,命名南水门,让货物直接运向仓储区,用于分散人流。

一行人先看了学子。

时至今天,宋九的烙印已经很轻了,而且这种新式教育办法,培养了许多实用性的学子,有的人颇为出色,即便是赵匡义也不得不用。

于是赵匡义偶尔也来书院,将书院的学子从宋氏子弟变成天子门生。

赶不赶得上无所谓,只要能纺棉布与羊毛就可以了。

它的出现,宋朝能出现羊毛衫了。

然而另一个方面让宋九有些失望,火炮至今进度不大。

不过看到天色渐暮,宋九也没有心情了,他去辽东来回几达两年零九个多月,实际离家时间更长,自大前年春天随军北伐太原就离开家了,这一分别就快三年多时间。

因此说道:“陛下,臣要先回去了。”

不过学子看到宋九回到京城,还是很开心的,可能他们与宋九没有直接联系了,然而赵普上台,许多人也担心赵普恨屋及乌地报复,个个以为宋九真让赵匡义贬到登州。现在回到京城,原来就是参知政事,最少也是一个参知政事职位吧。

赵匡义说了几句话,又来到河南。

非在试验室,而是在河南那个刺绣作坊中。

宋九看了看,有飞梭,这个飞梭如宋九所提示的,使了弹簧,它使织布布面更宽,而且效率更高。还有针织纬编机,针织经编机,以及其他几组机械。

为此花了许多钱帛,用了**年时光,去年才将这些机械研发出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