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品富贵 > 第三百八十五章 五十年

第三百八十五章 五十年(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赵卿,还有诸卿,勿要藏拙也。”赵匡义又不满地看了宋九一眼。

不管这个提议对不对,可是让赵普尴尬了。

不是分水那么简单。

想要分水,必须扩滩王莽河与灵河。特别是灵河那一段,还要浚通济水,以及从梁山泊通向彭城六七百里长的桓沟水。

钱呢?

本来可能此事也就不了了之,赵匡义还是将所有重臣喊到政事堂。看着大家,特别是狠狠地盯着赵普,最后盯着宋九说道:“修防决塞,盖不获己,而秋霖荐降,役民滋苦,难道是朕寡德?”

不能说赵匡义做错了,若是水势能在中途稍小一点,让郭守文堵上,将灾害降低,花费这个代价就是值得的,没有堵上,那就是一个笑话。

当然,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至少赵匡义想做为,也想不扰民,用心肯定是好的。

郭守文在滑州无功,都不敢回京城。

赵匡义也不怪他,痛定思痛,这样临时抱佛脚肯定不是办法,既然今年无辄了,就不让它下回再发生吧。

因此就想到了古代的一个办法,遥堤。

宋九有些晕。

这个黄河越往后越难治了。记得前世一个帖子,说南宋能屹立,还亏得黄河,正是黄河多次泛滥,将金国害苦了,没能力一鼓作气将南宋拿下。这肯定不通,金国崛起时什么样的家底子?最少比那时候强吧。不过也说明了北宋以后的黄河情况。

没办法治。

有办法也没有这个国力去治。

赵普在边上说道:“尧水汤旱,时运使然,陛下劳谦勤恤,过自刻责,下臣恐惧所措,望少宽宸虑,以竣天灾弥息。”

何谓遥堤,就是距离河堤两三里开外,再筑一道大堤,若是汛期凶猛,就可以打开陡门,将水放于这个缓冲区蓄洪泄洪,而且第一道河堤若是破掉。它可以做为第二道大堤拱卫后方。

赵匡义便派两批官员出发,柴成务与葛彦恭顺着黄河北岸,赵孚与郭载缘顺着黄河南岸,西自河阳,东到大海,察看古代遥堤情况。

不久赵孚便上书,是有遥堤。是那一朝建的赵孚也不知道了,但所剩百不过一二,现在重修会面临许多困难,首先不知得用多少钱帛与人力,工程量太大了。其次遥堤与河堤之间的滩地肥沃,以此为生的农户特别密集。一旦滩地用作防洪区,将有多少民户面临迁徙,他们迁到何处,如何谋生,国家将损失多少税赋?

因此建遥堤不是办法,想要解决,只有分水。南北岸仿佼汴水,各开一个陡门,北入王莽河(山东宁津胡苏河)以通于海,南入灵河以通于淮。

甚至也说了宋九所说的若是分水,会使在水势平缓时更为平缓,导致泥沙沉淀更快的弊端,那就是用陡门调节,仿照朝廷依宋九的提议。于汴黄交界处再置一蓄沙湖之举,水势小的时候关闭陡门,水势大的时候从蓄沙湖泄水于扩疏后的王莽河与灵河,使河水迅速进入大海。同时还能通舟运,灌溉农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