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品富贵 > 第四百二十章 飘摇(上)

第四百二十章 飘摇(上)(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辽国那边同样也没有好,甚至默视阻卜与辽东的叛乱。

所以这一战势在必行。

辽国必须打上一场,让宋朝乖巧了,那么好用心后方。

战争之前,宋朝做了一次人事调动,让刘廷让担任知雄州,又徙瀛州兵马都部署。这是因为刘廷让是唐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曾孙,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田重进撤退时,贺令图留在后方孤军应战,虽败了,潘美都败了,况且是他。因此以其知雄州,同时为先锋将领本州团练使兼护瀛州屯兵。还有一个调动,那就是李继隆,这个要更晚,在辽军入侵后才出为沧州都部署。

……

岐沟关兵败,赵匡义让张永德知沧州,宋偓知霸州,刘廷让知雄州,赵延溥知贝州,贝州离前线远。忽略不计,主要是前面三个老将。耶律斜轸收拾山后,辽国无暇他顾,潘美撤回宋境。折王两家也撤回。还有阻卜与辽东的烂摊子,不过那两处是疮瘤,虽痛。暂时还不会致命。于是萧燕燕一直呆在幽州。

这与幽州是她少女时代成长的地方无关,原因还是燕云对辽国的位置。

燕云物产放在宋朝也许无所谓。但在辽国人眼中很重要,至少有了燕云物产的补充。那么不管北方有多少灾害,再也不会出现以前史上一死便是近半人畜的惨剧。

宋辽悲哀便是如此,辽国要幽州的物产,宋朝要燕云的门户……

不说沧州离未来那场战役有多远,就说沧州本身。

后世沧州与天津靠近海滨,地势平坦,抛弃工业与商业因素不算,也应当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地方。

但现在不是。

自沧州到顺安军吴淀,边界有许多湖荡子池塘阻隔,还有许多芦苇丛与盐碱地,沼泽地。这形成一道东西宽达三百余里,南北五七十里的天然防线,深又不可以行舟,浅又不可以徙步,它不但是宋朝的天然防线,也是辽国的天然防线。因此宋辽恶战时,几乎从未看到两国在这里出兵。

于是萧燕燕呆在幽州处理国政,民政,边防,冤狱,以便让打残的燕云尽快恢复过来。

耶律休哥便提出,可乘宋弱,略地至河为界。就是乘宋朝打败的时候,一举南伐,打到黄河边,用黄河为宋辽的边境……哈哈,这是宋九听到后的笑声,一个骄傲起来的耶律休哥,还值得害怕吗?

萧燕燕当然不会同意。

不要说辽太宗故事了,就是以两国实力,一旦大军南伐,当真能讨得了好?不过后来在史上她差一点也犯了重错。

暂时边境静悄悄,两国各自舔着自己的伤口,这几年王明一直在负责河工,但今年因为财政困难,导致河工都停了,王明呆在三司没有下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