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海军新锐(第2 / 3页)
韩国潜艇的性能到底如何,汪誉涵非常清楚。
几年前,汪誉涵在一艘从俄罗斯购买的636型上服役时,在黄海南部海域遇到过韩国的209级。升任艇长后,他曾经指挥一艘040型前往日本海,监视海试的“孙元一”号。只是那次行动并不圆满,他的潜艇在完成任务前被反潜巡逻机发现,不得不浮上水面。通过朝鲜海峡时,一度靠近日本领海,搞得非常紧张。进入东海后,海军航空兵出动战斗机驱逐了日本的反潜巡逻机。
与040型相比,“孙元一”级不算差,只是跟041型比起来,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了。
作为中国海军的第一种aip常规潜艇,040型的很多设计都不成熟,性能指标也没有达到海军的要求。比如在至关重要的aip系统上,040型采用的是闭式循环蒸汽机,虽然直接烧油,经济性比较好,但是性能很不理想,巡航噪声非常大。在艇体结构设计上,040型大量借鉴“基洛”级,为了降低成本又不得不控制排水量,导致内部空间狭窄,无法安装性能先进的作战系统。
040型的失败,为041级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大幅度提升的潜航能力,让aip常规潜艇在反潜舞台上有了用武之地。
只是,如何用aip常规潜艇执行反潜任务,或者说aip常规潜艇的反潜战术仍然在摸索阶段。
与核潜艇相比,aip常规潜艇仍然有很多短板。比如最大潜航速度太慢,大多只能达到二十节,远不及核潜艇的三十节,连战略核潜艇的二十四节都比不上。受aip系统输出功率限制,aip常规潜艇的巡航速度多在四到八节之间,作战时要想跑得更快,只能使用蓄电池。因为蓄电池的容量非常有限,所以aip常规潜艇以冲刺速度航行,最多只能维持数小时。
这些性能缺陷,让aip常规潜艇在执行反潜任务时受到很多限制。
因为最大潜航速度非常有限,aip常规潜艇遭到鱼雷攻击时,逃脱的概率远远低于核潜艇,所以在反潜作战中,更加重视抢先攻击与攻击成功率。要是让对手抢先攻击,逆转局势的希望非常渺茫。
041型摒弃了俄系潜艇的一些极端设计,比如采用单双混合壳体,只在艇首与艇尾采用双壳体,中间的平直段为单壳体,为安装高性能侧舷声纳打下了基础。海军也放开了一些性能指标,比如把下潜排水量上限提高到三千二百五十吨,最大潜航速度由二十二节降低到二十节。
最本质的变化,在aip系统上。
041型没再采用闭式循环蒸汽机,而是采用了氢氧质子膜燃料电池。
要想抢先攻击,就得首先发现、并且锁定敌艇。
时间充足的话,汪誉涵会跟那艘韩国潜艇继续周旋,看谁先憋不住气。
韩国海军的“孙元一”级潜艇就是德国在209级潜艇的基础上,应用212级的一些先进技术,增加aip系统的214级。虽然在编号上,214级比212级靠后一些,但是212级是原滋原味的aip潜艇,而214级是为了降低建造成本,让众多209级海外用户买得起的“阉割版”aip潜艇。
论性能,214级远不及212级。
韩国海军是209级的主要用户之一,考虑提升潜艇战力的时候,首选对象就是德国的214级。九艘“孙元一”级中,除了首艇在德国建造之外,其余七艘由霍瓦兹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在现代重工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