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再接再厉(第4 / 4页)
如果鱼雷诱饵能够靠近鱼雷,产生与舰船相似的磁场,就能引爆鱼雷。
这一招,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两条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先后在“哈尔西”号后方大约五百米的地方引爆。
只是,鱼雷诱饵没能骗过两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
这两条鱼雷由潜艇控制,在潜艇切断导线之后,鱼雷的引信才会解锁。
因为鱼雷诱饵引爆了两条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鱼雷,所以040型潜艇没有急着切断导线。等到鱼雷离驱逐舰不到两链,大概三百五十米的时候,潜艇才切断导线,让鱼雷自主攻击。
驱逐舰已经离开近岸浅水海域,鱼雷近在咫尺,来不及离开深水海域,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slq-25鱼雷干扰系统上。
鱼雷离驱逐舰不到十链的时候,“哈尔西”号首先投放鱼雷干扰弹。
如果这两条鱼雷采用的是声自导,干扰弹就能发挥作用。
可惜的是,两条鱼雷采用的都是尾流自导。
随着鱼雷穿过干扰弹制造的气泡幕墙,“哈尔西”号投下了拖拽式诱饵。
此时,驱逐舰的尾流非常明显,噪声也格外响亮。
两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有双重自导功能,以尾流自导方式攻击的时候,声自导系统将持续监控目标的噪声特征,计算出最佳引爆位置。
“哈尔西”号来不及收回鱼雷诱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鱼雷追上来。
与潜艇的鱼雷诱饵不一样,驱逐舰的鱼雷诱饵由一根缆绳拖在后面,不但能模仿驱逐舰发出的噪声,还能扰乱驱逐舰的尾流,制造与驱逐舰相似的磁场,让鱼雷在靠近诱饵的时候自动引爆。
要知道,反舰鱼雷大多才用磁感应近炸引信。
鱼雷攻击水面舰船的最佳方式不是撞上舰船,在舰船的肚皮上炸出一个大窟窿,而是在舰船下方引爆,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断舰船的龙骨。一条战雷头爆炸威力相当于四百五十公斤的重型鱼雷,能把一艘排水量三千吨左右的战舰炸成两截。即便是排水量近万吨的大型驱逐舰,也消受不起。
为此,大部分重型反舰鱼雷采用了磁感应近炸引信。
鱼雷靠近目标时,会进入攻击深度,航深比舰船的吃水多出两到三米,然后在舰船底部由舰船产生的磁场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