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二百三十一章 被迫停战

第二百三十一章 被迫停战(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要知道,如果真的这么交换,那么韩国很有可能损失上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韩国当局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这样的结果。

只是,还有别的办法吗?

显然,黎平寇无法接受这样的提议。

斯特劳斯是有苦自己知,毕竟最初是美国提出打到哪就在哪里停火,而现在黎平寇完全是拿此作为由头。

在黎平寇不肯做出让步的情况下,斯特劳斯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在十二日的第二次会谈中,斯特劳斯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即用韩国东北地区的土地交换临川江北岸地区。

这个提议,黎平寇没有反对,只是双方在交换的比例上存在很大分歧。

只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双方仍然存在巨大分歧。

与前几次高层会晤不同的是,这次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黎平寇手里,即只要中国愿意在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美国就没有理由拒绝停战。

那么,中国能在美国提出的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吗?

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划定军事分界线。

在前两次非正式协商中,斯特劳斯已经提出,打到哪就在哪里停战,因此黎平寇坚持了这个主张。

斯特劳斯不是笨蛋,希望以一比一的方式交换。黎平寇也不是笨蛋,所以在斯特劳斯提出这个建议后,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韩国东北部地区那些鸟不拉屎的地方,比得上临川江北岸吗?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临川江北岸是战略要地,战略价值非常重要,而韩国东北地区荒无人烟,根本没有多少战略价值。此外,临川江北岸属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不少城镇,还有大首尔地区最主要的两座水库,而韩国东北地区几乎没有经济价值,不但人烟稀少,也没有多少具有经济意义的资源。

因此,黎平寇提出了一个方案,即按照战略价值、人口规模、资源数量等方式,用一个双方都认同的计算公式,分别统计临川江北岸与韩国东北部地区,然后再按照价值对等的方式进行交换。

暂且不说如何计算,只是这个办法,就让斯特劳斯很难接受。

显然,现在斯特劳斯不干了。

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志愿军已经越过了三八线,控制着五千平方公里的韩国国土。

对于国土面积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的韩国来说,五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可不是小事,而且这五千平方公里的国土中,有大约一半在临川江北岸,与首尔近在咫尺,在此之前一直是韩国的军事屏障。

得简单一点,这块土地只要在志愿军手里,就是顶在韩国首都上的一把尖刀。

按照斯特劳斯的要求,志愿军必须退出临川江北岸,退到板门店以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