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十二章 渐行渐远

第十二章 渐行渐远(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当时中国从朝鲜进口的石油,每桶不到七十美元。

二零一六年,中国企业在东朝鲜湾发现超大规模海上油气田后,国际油价应声下跌,回落到每桶一百美元以下。二零一六年七月.中国又先后跟伊朗、委内瑞拉签署了原油长期进口协议。

更重要的是,在民营企业参与后,国内成品油销售市场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二零一六年初,国内九十三号汽油的批发价格为每吨一万零一百元,到了七月份,已经跌到每吨九千一百元,到十月份仅为每吨八千三百元。二零一七年初,随着朝鲜海州的石油炼化中心投产,民营企业开始在国内主推九十七号以上的高品质汽油,以及完全达到欧盟标准的柴油,国内成品油价再次下跌,九十七号汽油的批发价一路降到每吨七千六百元,九十三号及以下汽油则在年底退出零售市场。

事实上,当时民营油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不高。

虽然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主要集中解决“国与民”的问题,即重点打破国有企业在高利润行业的垄断地位逐步扩大开放范围,让民营企业参与竞争,以形成更加完善、合理与公平的市场竞争体制,并没涉及到外资企业,但是有远见的人都知道,随着更有活力的民营企业逐步主导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中国肯定会大力扶持民族产业,逐步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这么做了。

二零一六一年一月一日,中国政府以市场过饱和、产能大于市场消费水平为由,取消了所有外资汽车厂与合资汽车厂享受的税收、土地使用与能源供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随后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公用车必须低于十五万元,且为采购国产汽车提供补贴等政策,极大限度的限制了外资与合资车厂的在华业务,为羽翼渐丰的国产车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比如在二零一七年底,第一架国产直线民航客机下线,中国政府出台补贴政策,为所有采购国产飞机的民航公司提供财政补贴,随后包括国航、南航、上航在内的十多家国营航空公司取消了从波音与空客订购的客机。虽然随后美国与欧盟就在世贸组织提起起诉,认为中国的财政补贴政策,违背了公平贸易的原则,要求中国取消补贴,不然将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但是这场官司很难打,因为中国政府可以不提供补贴.却能以其他方式做同样的事情,比如通过国营企业的上级主管单位、即国资委向国营企业注资,或者减免国营企业的上缴利润。

只是,民营企业不再只从事终端销售,而是建立起了开采、炼化、批发与零售的完整产业链,打破了国营企业的垄断地位。加上一些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开始拓展国内市场,投入巨资完善批发与零售网络,迫使国营企业不得不主动降价。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到二零一九年初,民营企业也只有百分之十。

就是这百分之十,让国内冉品油销售市场供大于求。

也就是这百分之十,让中国消费者用更低廉的价格买到了更好的燃油。

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排他性政策,受影响最大的就是

日本。

从二零一六年开始,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与铃木等五大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开始急剧下降,到二零一八年,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不到一百万辆,仅为二零一五的三成。虽然同期欧美车企的销售业绩也大幅度下滑,比如大众公司在二零一八年的销量仅为二零一五年的五成,通用公司也降低了五成.但是相对而言,日本车企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

原因无二:从二零一六年开始,国内成品油市场全部放开,油价回落到合理区间。

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影响下,国际油价一路攀升到每桶两百五十美元以上,巅峰时期曾经达到每桶二百九十七美元的天价,但是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油价一路下行,在二零一五年底回落到每桶一百二十美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