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奋起一战(第2 / 3页)
“我们不想惹是生非,但是绝对不怕别人惹是生非。”傅秀波把目光转向黄峙博,“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我们就应该变被动为主动。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在做出决定后,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做好全部准备?”
只是,美国主动挑衅,中国能够退让吗?
或者说,退让就能让中国的处境改善吗?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在美国设计的战略大局中,中国退缩只会让美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只有奋起抵抗,才有机会争取到对中国最有利的战略局面。
第二次朝鲜战争,足以说明问题。
“元首,你的意思是……”
“很明显,美国此举,一是希望借我们的力量打击日本,二是让我们在这场战争中付出足够大的代价。可以想像,战争爆发后,美国会不遗余力的支持日本,但是绝对不会像你猜测的那样出兵参战。我们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是很难轻易取胜。只要我们在这场战争中遭受惨重损失,美国的目的就达到了。”
黄峙博的眉头跳了几下,神色顿时严峻起来。
“其实,这些事情,我们早就应该想到。最希望东海爆发战争的不是我们、也不是正在积蓄力量的日本。”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更加理智。”
如果傅秀波当时做出的决定不是出兵,而是坐观其变,美军早就打到鸭绿江,把枪口顶在了中国的额头上。虽然美国不会冒着全面开战的危险、或者说冒着遭到战略打击的风险入侵中国,但是在美军陈兵鸭绿江南岸的情况下,中国根本不可能关注其他地区,甚至无法阻止台海局势恶化。可以想像,在包围圈收拢之后,美国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利用台海问题彻底打垮中国。
那么,如何才能争取到最大的国家利益呢?
“老傅,这件事,我们最好压一压。”
“怎么压?”傅秀波看了陆风烈一眼,说道,“局势非常明显,美国走了第一步,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就算我们克制理智,美国也会挑唆日本扩大事端。再退一步,就算日本当局看清了局面,也不能保证在几年之后局势不会恶化。几年之后,谁能保证战略局面仍然对我们有利呢?”
陆风烈暗自叹了口气,知道傅秀波已经做出了决定。
“问题是,事到如今,恐怕我们已经决定不了事件的发展方向了。”傅秀波看了眼陆风烈,叹口气,说道,“果真是美国策划的话,美国就会积极鼓动日本,所以就算我们克制理智,也不见得能够避免战争。”
“以日本的实力,应该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那得看美国怎么做,或者说美国愿意为日本提供多大的帮助。”傅秀波又看了眼黄峙博,说道,“虽然从军事上看,日本确实很难在东海击败我们,甚至有可能在战争中输掉全部家当,当时军队打光了,还可以重建,而且以复仇为目的的军队,比其他任何军事力量都要可怕。从根本上讲,就算我们在东海打赢了,也不可能彻底击败日本,因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攻击日本本土,更谈不上占领日本了。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日本当局最担心的应该是战争造成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对经济的影响。原因很简单,日本要想重建军队,而且是一支战斗力更加全面的军队,必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只要美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日本就不会犹豫。”
黄峙博与陆风烈都暗自叹了口气,显然在战略上,美国又走在了前面。
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连黄峙博这种“好战派”军人都意识到,在战略上取胜的不是中国,而是在战场上一败涂地的美国。可以说,从战略层面出发,中国要跟美国斗,还差了一些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