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三十六章 舰队司令

第三十六章 舰队司令(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只是,他仍然与航母无缘,因为航母没有配备给东海舰队。

有趣的是,成为舰队司令后,腾耀辉没有要求调往北海舰队或者南海舰队,大概他已经认识到,东海最有可能爆发战争。

这段传奇般的经历,让腾耀辉很有一些“大海军主义”。

只是,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那么顺利了。

二零零二年,“瓦良格”号到达大连造船厂,完成初期测绘之后,海军着手确定航母的改造计划。虽然购买航母设计图纸的谈判已经取得成果,但是一些至关重要的设备,比如航母用的大功率动力系统仍然没有着落。

结果就是,“瓦良格”号的改造工作被迫延迟。

直到二零零五年,动力系统得到确定,“瓦良格”号的改造工作才正式启动,而此时腾耀辉已经回到东海舰队。

虽然在此之后,腾耀辉多次申请参与航母的改造工作,但是因为年纪偏大,有太多年轻竞争者,他的申请没有获得批准。

此后,在要不要航母、以及要什么航母的问题上,中国海军内部发生了严重分歧。

争议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九零年代初,即前苏联解体之后,中国海军才获得了拥有航母的机会。

当时,前苏联建造的“库兹涅佐夫”级的二号舰,即1143.6号舰已经在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了百分之七十,舰体基本完工,只是没有安装动力与电子设备。因为俄罗斯只愿支付未完工项目的经费,不肯花全价买下这艘航母,所以乌克兰决定进行拍卖,中国趁机买下了这艘航母。

虽然参与竞标的是一家澳门的旅游公司,但是背景是中国总参情报三部。

在购买“瓦良格”号航母的决策中,当时是海军上校的腾耀辉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提交给三部的技术分析报告由他起草,随后从乌克兰购买“瓦良格”号的全套设计图纸,与这份分析报告有很大关系。

结果就是,航母下水试航,腾耀辉只能以海军少将的身份前去观摩。

对他来说,这只是个安慰奖。

随后,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在黄峙博提出让航母参战之后,腾耀辉积极支持,而且主动要求参与作战行动。

可惜的是,东海舰队参战的只有潜艇,而作为舰队参谋长,他没有获得上场机会。

战争结束后,大概认为黄峙博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统帅,能够认识到海军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所以腾耀辉全力支持黄峙博的军事改革,也因此在两年后,由黄峙博亲自提拔为舰队司令。

此外,腾耀辉全程参与了“瓦良格”号的返航作业,与这艘航母在茫茫大海上一同度过了两年零七个月。

在此期间,腾耀辉与一百多名中方技术人员对“瓦良格”号做了第一次全面测绘。

这些数据,在后来进行改造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为从乌克兰获取航母的设计图纸打下了基础。

谁都知道,腾耀辉如此积极,就是想成为航母的首任舰长。

可以说,这几乎是每一个与他同龄的海军高级军官的梦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