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放长线(第3 / 3页)
这些还不够,还得有足够多的侦察与探测手段来支持战斗机作战,比如用来监视敌方通信系统的战略电子侦察机、监视敌方空军基地的战术侦察机,乃至近地轨道上的侦察卫星与敌后谍报人员。
可以说,真正的关键是如何及时获得准确情报!
虽然东海舰队用有不俗的区域防空能力,六艘防空驱逐舰中,两艘052c型各有四十八枚“海红旗9”,四艘052b也各有四十八枚远程防空导弹,只是没有相控阵雷达,只能同时拦截八个空中目标。即便是四艘多用途护卫舰,也各有四十八枚射程在四十公里左右的防空导弹。算上十艘战舰上的末段拦截系统,理论上东海舰队能在一次防空作战中拦截三百五十个来犯目标。
按照一架f-2携带四枚反舰导弹计算,六十架最多携带二百四十枚反舰导弹,没有超过东海舰队的最大拦截能力。
只不过,这只是理论值。
实战中,东海舰队的防空拦截能力肯定会大幅度缩水。
更何况,日本战斗机很有可能在发动空袭的时候使用电磁武器。虽然六艘驱逐舰上都有电磁对抗系统,但是在遭到电磁打击之后,驱逐舰的防空拦截能力肯定会大大降低,很难应付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
显然,黄峙博的观点与腾耀辉最初的想法不谋而合。
不主动出击,不等于不做防范。
战争已经打响,什么时候结束可说不准。
在放弃主动攻击之后,腾耀辉也想通了,反正他早就决定让舰队出手,何不再耐心等一等呢?
只是,谁都知道,遭遇挫败之后,日本不会退却,反而会进行更加猛烈的反击。
可以说,在防空作战中,关键不是能够拦截多少反舰导弹,而是能够阻止多少敌机发射反舰导弹。
为此,就得采取攻势防空战术,即负责掩护舰队的防空战斗机必须尽可能的把来犯敌机挡在反舰导弹的射程之外,让敌机没有机会发射反舰导弹,最好能够在拦截中击落携带反舰导弹的敌机。
有足够多的理论与战例证明,战斗机才是最有效的防空武器。
只是,在现代制空作战中,战斗机只是矛头,而要让锋利的矛头得到利用,少不了一根坚硬的矛杆,即支持战斗机作战的指挥与情报系统。
预警机肯定得靠前部署,舰队也得为战斗机提供防空引导。
随后,二部提供的情报证明了这个判断,日本正在向嘉手纳空军基地增派作战飞机,而且以f-2战斗机为主。
在日击能力的战斗机。
显然,日本打算主动出击,而且打击对象是东海舰队。
即便没有二部提供的情报,腾耀辉也能判断出日本的战术意图,毕竟东海舰队在队的制空作战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日本就算不打算打一场海战,也要竭力夺取制空权,也就得拿东海舰队开刀。
这下,重点变成了舰队防空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