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五十八章 海航突击

第五十八章 海航突击(第4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个深度,足以确保机群完成突击行动。

当然,这不等于解决了所有问题。

在使用电磁武器之后,中国空军的预警机也会受到干扰,特别是在电磁弹头引爆的方向上,很难探测到日本飞机。

为了给突击机群提供引导信息,至少得让突击的战斗机靠近日本预警机,海航还动用了两架由改进而来的战略电子侦察机,专门搜集E-767发出的电磁信号。虽然战略电子侦察机提供的信息不够准确,但是足以为战斗机指明方向,让战斗机飞行员知道日本预警机正在向哪个方向上规避。

晚上八点不到,海航完成了突击准备工作。

虽然在遭到电磁打击之后,战斗机上的雷达、通信系统等电子设备都无法正常工作,但是不至于坠毁,而且能够参与格斗空战。在同样的情况下,日本的防空战斗机就算能够升空作战,也最多进行格斗空战。

打到格斗空战阶段,决定胜负的就不再是制信息权,而是谁投入的战斗机更多。

正常情况下,防空战斗机肯定不比进攻的战斗机多。

在一般情况下,掩护KJ-2000的J-20只有四架,最多时也不过八架,而日本空中自卫队用来掩护E-767的F-22A差不多也就这么多。

用J对抗F-22A,只要有二比一的兵力优势,问题就不是很大。

此时,日本空中自卫队也正在准备对东海舰队进行第三次战术侦察,以便为夜间发起突击的机群提供准确的战术情报。

因为侦察机是单独出动,所以日本空中自卫队棋先一招。

也就在RF-4G被空军的J-20击落时,执行突击任务的海航机群已经到达舰队上空,随即向目标发起冲刺。

在局部战场上集中优势兵力,对海航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海航投入了六十架战斗机,其中二十四架J,三十六架J-10C。

按照中国空军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后总结的电磁战战术,每架战斗机只携带四枚用于格斗的PL,J-10C还得再机腹中心挂架上携带一具大型副油箱,确保有足够的燃油返航,剩下的挂点全部携带安装了电磁战斗部的空对空导弹,或者说是安装了惯性制导系统的大型火箭弹。

如此一来,J能携带十二枚电磁火箭弹,J-10C用复合挂架也能携带八枚。

机群以中队为单位进行突击的话,十二架J足以开辟出一条宽四十公里、深五百六十公里的电磁压制走廊。即便是J-10C中队,也能开辟出宽四十公里、深四百公里的电磁压制走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