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八十四章 轰炸机登场

第八十四章 轰炸机登场(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拥有更加可靠的战略核潜艇,海军没有理由投入巨资开发第二种战略打击手段。

发展作战飞机不是海军的重头戏,在战术层面上得由海航承担,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海航迟早得改变现在的发展模式,即把重点放到舰载航空兵上,不再是部署在陆地上的海军航空兵。

如此一来,海航更加重视战术航空兵,特别是舰载航空兵。

只是,受自身情况限制,短期内海军也不具备全球作战能力,而且舰载航空兵不可能立即取代岸基航空兵。

更重要的是,在海军航空兵中,还没有一种战斗机能够取代h-6。

当今世界上,能够制造轰炸机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俄罗斯。因为荒废了几十年,俄罗斯开发的新一代轰炸机原本计划在二零一八年上天,结果现在推迟到了二零二四年。

也许,到了二零二四年,还会再次推迟。

难度大,不等于办不到。

只要假以时日,中国肯定能造出轰炸机,而且是足以与对手匹敌的轰炸机。

当然,这是一条非常漫长、而且充满了艰辛的道路,除了需要时间,还要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持续不断的投入巨额研制经费。

几年前,海航还把希望寄托在j-20上,认为通过改进,可以用j-20取代h-6,成为海航的对海打击主力。可惜的是,在j-20定型后,海航不得不接受这种由空军主导开发的战斗机上的致命缺点:狭窄的弹舱无法容纳重型反舰导弹。

虽然通过外挂,j-20可以携带任何一种反舰导弹,但是这就没有任何战术意义了。

外挂导弹,必然破坏j-20的隐身能力,使其作战能力降低到第三代战斗机的水准。

与其用j-20挂上反舰导弹去执行打击任务,还不如使用价格低廉的j-11与fbc-1。

所幸的是,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空军还没有全球作战的任务负担,而且由二炮与战略核潜艇构成的战略打击能力足够牢靠,能够提供最基本的战略安全保证。对付周边国家,战术打击能力就足够了。

为此,空军坚定不移的走上了研制新式轰炸机的道路。

与之相比,海军就没有这个战术需求了。

从根本上讲,空军研制战略轰炸机是为了增强国家的战略打击能力,其次才是获得更加强大的常规打击力量。

在海军中,显然没有这个需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