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战术反击(第2 / 4页)
原因很简单,在这轮打击中,二炮首先对付的不是地面目标,而是太空中的目标。
为了避免惹上外交麻烦,国防部没有公布反卫星作战的相关信息,而是把反卫星作战当成了打击印军指挥系统的一部分。
当时,二炮发射的第一批导弹中,就有十几枚由弹道导弹改进而来的反卫星导弹。
这些导弹率先发射,在摧毁了印度的导弹预警卫星之后,其他的弹道导弹才升空,不然打击行动要不了半个小时,十五分钟内就能结束。
在最后发射的一批导弹中,还有几枚反卫星导弹,专门用来对付印度的侦察卫星。
更重要的是,消息公布后,中国的战略打击行动将不受限制。
说得准确一点,在面临印度进行战略报复的威胁时,中国有理由动用更多的武器,确保印度无法进行战略反击。
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国已经默认了中国的战争立场。
只要印度有进行战略报复的可能性,美国就不会介入,也不会因为中国使用战略打击手段报复中国。
结果就是,在国防部公布消息的时候,第二轮打击行动开始了。
在这轮打击中,二炮的作战能力完全体现了出来。其天地一体的打击能力,足以让所有军事强国汗颜。
要知道,即便是美国空军,也很难同时打击如此多的战略目标。
到了九点,克鲁沙终于收到了军方的报告。
两轮打击之后,印度的战略指挥与通信系统已经彻底瘫痪,战略核设施全部被毁,连弹道导弹部队也遭到重创。根据印度空军提供的消息,当时只有四辆导弹发射车逃走,而且只有两辆发射车上的导弹携带了核弹头。
这次,充当主力的不是空军、也不是海军,而是第二炮兵,主要打击武器则是配备了常规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
为了瘫痪印度军队,第二轮打击主要针对通信与指挥系统。
根据中国国防部随后公布的战报,在这轮持续时间仅为半个小时的打击中,二炮总共动用了四百二十四枚射程在一千五百公里与二千五百公里之间的中程弹道导弹,其中四百二十二枚导弹击中目标,总共摧毁了包括战区指挥中心、区域通信中转中心、情报交换与处理中心在内的三十多处战略设施。
相对而言,弹道导弹的打击来得更猛烈、也更突然。
虽然在作战中,印度空军的反导防空部队发挥了一些作用,对来袭的弹道导弹进行了拦截,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印度方面宣称击落了数十枚弹道导弹,而真正击落的,也许只有两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