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错失良机(第2 / 4页)
“我的意思是,你去跟老腾谈谈。”
“我去谈?”牧浩洋吓了一跳。
黄峙博点了点头,说道:“不管怎么说,你是他的老部下,而且跟他的关系比较好,说话方便一些。”
“问题是,谈什么?”
黄峙博稍微沉思了一阵,说道:“你觉得,南亚会平静下来吗?”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不过,这样也好,你能在北京多呆几天,陪陪老婆孩子。”
“谁是军方代表?”
“腾耀辉。”
牧浩洋一愣,有点不大明白。
“当然不会。”牧浩洋回答得非常干脆。
停战只是表面,在更深的层次上,中国与印度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因为这场战争显得更加突出。虽然中国把重点放在布莱尔港上,是为了更加长远的利益着想,但是在印度看来,中国已经在为解决藏南问题做准备。说得直接一点,印度上下都会认为中国将在数年之后出兵藏南。
结果显而易见,不管谈判如何,签署的只是一份停战条约。
也许五年、也许十年之后,战争将再度爆发。
作为战败国,印度不会坐以待毙,反而会更加重视国防建设,甚至会把国防建设当成头号重任。
“易援朝的提议,大概腾耀辉自己都不知道。”
“他为什么要提名让腾司令代表军方参加谈判?”
“还用说吗?”黄峙博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几年,易援朝基本上没有实权,所有重大事情都由老傅做主。关键不是黎平寇出任总理,而是在重大问题上,军方都站在老傅这边。后年,老傅就要退休了,虽然做了安排,但是黎平寇肯定镇不住局面。如果易援朝能够趁机拉拢几位有实权的高级将领,恐怕我这个总参谋长就得靠边站了。目前看来,老腾是最佳选择。”
牧浩洋长出口气,没有接话。
黄峙博与腾耀辉的关系算不上融洽,易援朝肯定想借腾耀辉牵制黄峙博,从而获得军队支持。正要如此,遭到架空的不仅仅是黄峙博,还有黎平寇。如果易援朝采用了傅秀波的办法,那么在五年之后,下任国家元首都不可能取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