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耐心等待(第2 / 3页)
“记得师部那个秘吗?”
“她是你的老乡?”
吴忠邦点了点头,说道:“昨天晚上,我请她吃了晚饭,顺便套了一些消息。师部已经接到司令部的命令,很快就要参战了。”
孙侯霆一愣,立即坐了下来。
“怎么,还打算写调职报告?”
听到招呼声,孙侯霆会过头来,看到搭档吴忠邦上尉提着飞行员头盔朝他走来。
“有用吗?”孙侯霆一直想参战,因此十多天来,写了三封调职信,结果都被师长打了回来。
“你要坚持,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主角那样,每周写一封调职报告,不行的话,就每天写一封。”吴忠邦坐到对面的长凳上,笑着说道,“只要你不厌其烦,跟师长拼耐力,肯定能如愿以偿。”
孙侯霆笑着摇了摇头,起身去整理自己的储物柜。
八点过,孙侯霆上尉吃完晚饭,按照规定去了飞行员休息待命中心,替换已经即将驾驶战斗机升空的飞行员,执行地面待命任务。
因为飞行员充足,作战压力不是很大,所以像孙侯霆这类驻扎在国内的战斗机飞行员都按照正常机制作息。也就是说,飞行员的时间分成休息、准备、待命与出勤三个部分。在休息了十二个小时之后,将ā四个小时完成准备工作,然后在地面待命四个小时,最后升空巡逻四个小时。
如此一来,一名飞行员一天只需升空一次。
如果战斗机没有故障,需要配备两个飞行机组,确保每天出动两次。
因为战斗机要定时做保养,所以两个机组的飞行员在完成三天的部署之后,将获得一天的休整时间。
“听说,‘华英雄’又击落了一架敌机,离双料王牌只差一个战果了。”
“是吗?”孙侯霆说完,用力关上了柜én。
“华英雄”是他们在航校时的班长,因为姓华,所以有了这个外号,现在是空七师的少校中队长,也是这场战争中战果最多的飞行员之一。孙侯霆有点不服气,因为他是航校里的副班长,一直在跟班长较劲。
“耐心点吧,机会很快就要来了。”
孙侯霆愣了一下,朝吴忠邦看了过去。
显然,对飞行员来说,这根本不是战时标准。
孙侯霆有点羡慕那些部署在东北地区的战友,因为他们每天能出动两次,还有机会在战场上与敌人较量。
他在航校的同学中,三分之一去了东北,其中几个收获了战果。
孙侯霆有点郁闷,因为不是他的飞行技术不好,而是在双向选择的时候,他挑选了部署在苏州郊外的第十四航空师。当时,他认为爆发台海战争的可能n大得多,因此觉得南京军区更有前途。
谁能想到,台海局势风平ln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