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排兵布阵(第2 / 3页)
在仅有不到三千辆主战坦克,而且半数以上都是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情况下,以色列国防军的处境非常凶险。
别的不说,在南部国境防线上,就得保留四个常备旅与三倍以上的预备役旅。
可以说,这还是非常保守的部署方式。如果埃及军队在一周之内完成了部署工作,那么以色列国防军还得向南部边境增兵,因此美国提供的主战装备中,有很大一部分要用来加强南方部队。
真正能够用在戈兰高地上的主战装备肯定不会多到哪里去。
九月的最后一天,以色列国防军对部署做出了调整。
当时,戚凯威先要解决的就是叙军的内部问题,特别是士气与斗志。
与阿萨德会面之后,戚凯威就离开大马士革,轮番视察了叙军各师旅级部队,亲自向叙军指挥官了解情况。
与此同时,叙军也重新回到了前线。
到九月三十日下午,部署在戈兰高地附近的叙军达到了四个师,还有八个师在后方充当预备队。
虽然战斗还没打响,但是谁都知道,戈兰高地将成为新的焦点。
为了巩固南部边境防线,之前驻扎在戈兰高地的四个常备旅被抽调了出来,由四个预备役步兵旅顶替。结果就是,巴拉姆少将手上只剩下了四个常备旅,而可以动用的预备役步兵旅也只有八个。
所幸的是,第一步兵旅、第七装甲旅与第一八八装甲旅都留了下来。
这个时候,以色列国防军的处境却不够理想。
虽然美国已经答应提供援助,不但紧急运送了一批弹药物资,还通过海运向以色列提供大批主战装备,但是船队要到十月三日才能到达,在此之前,以色列国防军只能依靠剩下的主战装备。
经过西奈半岛血战,以军剩余的主战装备仅能武装八个常备旅与四个预备役旅。
根据战后公布的数据,当时以色列国防军中,只剩下了四百二十辆“梅卡瓦6”、八百余辆“梅卡瓦5”、不到一千辆“梅卡瓦4”与“梅卡瓦3”,另外还有近四百辆缴获的主战坦克。其他主战装备,比如装甲战车的情况也差不多。西奈半岛大撤退,以军被迫抛弃了成百千台主战装备,撤回去的不到四分之一。相对而言,以军炮兵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保存了大约三分之二的大口径火炮与火箭炮。其他非一线主战装备,比如防空导弹、工程车辆的保有数量也不算太少。
问题是,以色列国防军必须两线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