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突击失败(第2 / 3页)
在此之前,j-32的飞行员根本没有作战经历。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虽然凭借抢先攻击,j-32机群改变了数量对比,但是f-44的飞行员非常顽强,没有立即败下阵来。
在基本上是一对一的情况下,格斗空战很难迅速分出胜负。
这些飞行员中,半数以上前往美国训练了半年以上,并且在国内接受了三年以上的高强度对抗训练。此外还有部分飞行员在前几天的战斗中与j-30交过手,非常了解中国战斗机的攻击战术。
当时,还有几名飞行员击落过中国战斗机,也被中国战斗机击落过。
如果算上实战经验,这些印度飞行员不比美国同行差。事实上,部分驾驶f-44的印度飞行员就是重归印度国籍的美军飞行员。只是他们在美军中服役的时候,只有少数有机会驾驶f-44。
j-32的首轮攻击,只击落了八架f-44。
紧接着,双方又互相对射了一轮拦截导弹,又有六架f-44被击落,j-32也被击落了五架。
更重要的是,特遣舰队的预警机没有撤走,只是向南撤退的两百公里。
也就是说,f-44向南扩大防空范围的时候,等于与特遣舰队的预警机缩短了距离,进入了预警机的探测范围。
此消彼涨之下,局面发生了转变。
两点三十二分,前出的j-32护航战斗机在预警机的指挥下,也分成了四个编队,分别向f-44发起攻击。
当时,双方的距离在一百五十公里以上。
随即,空战进入格斗阶段。
可以说,在格斗空战中,j-32与f-44势均力敌,都没有足够大的优势,很多时候得由飞行员的素质来决定胜负。
相对而言,中国海军战斗机飞行员的素质不比f-44的印度飞行员高多少。
原因很简单,大批参加过十年前对日战争的海军飞行员要么退役,要么转到了指挥岗位上,少数留在飞行岗位上的也在三十五岁以上,过了飞行员的黄金年龄,身体素质比不上年轻的飞行员。
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海军在这场战争中参加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
f-44机群没有启动火控雷达,因此并不知道敌机就在前方。
直到空对空导弹逼近,j-32启动火控雷达照射目标,随即空对空导弹进入主动引导攻击阶段,f-44的雷达告警机与导弹告警机才发出警报,印度飞行员也才知道,中国战斗机已经逼近,而且发起了攻击。
必须承认,f-44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
作为当时全球唯一能够与j-30/j-32抗衡的第五代战斗机,f-44的最大机动过载也达到了十五g,而且瞬时盘旋性能比j-30/j-32还要突出一些,只是在爬升与加速能力上稍微逊色与j-30与j-32。
更重要的是,有资格驾驶f-44的,都是印度空军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