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九十九章 妥协

第九十九章 妥协(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三月八日,国际妇女节这一天,戚凯威拿出了全套作战计划。

按照他的安排,地面战争将在三月十日打响,到时候除了第十三集团军之外,第二十七集团军的大部分部队也将到达巴基斯坦,而其主要任务就是支援第十三集团军,掩护后勤补给线。

相对而言,第二十七集团军的战斗力与装备水平都不差。

只是跟最先换装“未来地面战平台”的第十三集团军相比,依然差了一大截,也就只能干些杂货。

当然,在向新德里推进的时候,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进攻部队。

至少在未来十年之内,印度没有多少战略价值。

至于十年之后,恐怕中国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利用印度,而是如何修复与美国进行全面战争之后的创伤,或者是如何彻底打垮美国。

综合这些因素,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尽可能的缩小大规模地面战争的范围。

也就是说,迅速攻占新德里是中国陆军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而任何违背这一目标的作战行动都没有价值。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国不得不向巴基斯坦做出妥协。

相反,更应该重视在进入印度境内之后的后勤保障问题,而这将直接决定第十三集团军的突击能力。

第九十九章妥协

第九十九章妥协,到网址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牧浩洋已经向巴基斯坦做出承诺,只要巴军能够攻占卡奇地区,中国就不会在战后强调这个问题,即默认巴基斯坦占领该地区的合法性,并且承认巴基斯坦在整个克什米尔地区享有主权。巴基斯坦要做的,只是协助中国陆军作战,不给中国陆军添麻烦,并且在战后承认中国在藏南地区的主权,以及在克什米尔东北地区控制的两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合法性。

当然,这种政治交易,绝对不会公布于众。

原因很简单,这种秘密交易本身就没有合法性,而且也没有任何国家会承认巴基斯坦占领卡奇地区的合法性。

由此可见,不管是牧浩洋、还是戚凯威,都没对巴军抱太大的希望。

以当时的情况,在战争爆发之前,两人就没有想过与巴军协同作战,不然戚凯威也不会把三个集团军派往巴基斯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