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核潜艇的明天

第一百二十三章 核潜艇的明天(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从理论上讲,至少要把磁流体推进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到百分之十,才有可能具备实用价值。

为此,海军在磁流体推进技术上投入了巨额研制经费。

能够说,该技术能否成熟,间接关系到了攻击核潜艇的命运。

当时,在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不仅有中国海军,也有美国海军,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必须攻克的技术难关。

万幸的是,技术进步总是乎预料。

明显,海军需要一种愈加安静的推进系统。

当时,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即磁流体推进系统。

从理论上讲,磁流体推进系统没有运动部件,因而不会产生空噪声,能够把推进系统的噪声降为零。虽然现实与理论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潜艇航过三十五节之后,磁流体推进系统的静音效果非常明显。在二零四五年之前,中国海军的理论研究表明,磁流体推进系统能使潜艇在四十五节时的噪声降低到一百一十分贝以内,如果辅助其他降噪措施,比如采用仿生消声瓦,优化潜艇的流体结构,有足够的把握把潜艇的噪声强度降低到一百分贝以内。

能够说,低于一百分贝是最低要求。

如此一来,就只能在磁流体推进技术上做文章了。

到二零四七年的时候,中国海军投资研制的磁流体推进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就突破了百分之五,而且已经处理了主要技术难题。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美国海军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严峻突破,只是美国在可控聚变反应堆的小型化问题上做得不完全,因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度远远比不上中国。别的不说,美国规划的下一代航母依然采用了裂变反应堆,而且依靠以往的技术积累,把裂变反应堆的输出功率提高到了两百兆瓦,能够在安装四座反应堆的情况下,把下一代航母的最大航提高到四十五节左右。如果美国已经在聚变反应堆小型化上取得了严峻突破,就没有任何理由继续采用裂变反应堆,因为聚变反应堆的功率密度比裂变反应堆高了十倍以上。

受此影响,二零四七年底,海军提出了新一代攻击核潜艇的建造方案。

按照海军的要求,新一代攻击核潜艇将采用磁流体推进系统与可控聚变反应堆,最大潜航度不得低于四十五节,而且在以四十节航行时的总体噪声强度不得过一百分贝,具备强大的持续作战能力。

能够说,这个要求并不低。

问题是,到二零四五年的时候,中国海军的几台测试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只有可怜的百分之一。

也就是说,当时磁流体推进系统只能把百分之一的能量转化为推进力。

这是个什么概念?

从理论上讲,要把一艘水下排水量为一万吨的攻击核潜艇加到四十五节,并且保持这个度航行,推进系统的输出功率至少需要达到一万五千千瓦,也就是十五兆瓦,因而动力系统至少需要一千五百兆瓦的输出功率。

毫无疑问,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泰山”级航母的两座反应堆的输出功率也就一千多兆瓦。以当时的技术,根本不可能在一万吨级的攻击核潜艇上安装两座jh-44型反应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