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各算各的(第3 / 3页)
问题是,没有等到十月底,中国海军就做出了回应。
十月十七日,牧浩洋亲自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海军将在月底之前对所有主力战舰进行全面维护。
也就是说,中国海军的主力战舰将陆续返回港口。
虽然牧浩洋没有透露详细内容,比如为什么要进行全面维护,以及如何安排数百艘战舰进行全面维护,但是这一声明依然被外界解读为战争信号,即中国海军针对美国向西南太平洋与印度洋派遣航母战斗群做出了反应,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海军会在必要的时候主动出手。
这下,局势紧张了起来,而乔丹上将制订的计划也不管用了。
可以说,到时候甚至不需要决战,美军就能通过战略封锁打垮中国。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比较糟糕的结果,比如中国海军西太平洋舰队及时出港,而且避开了美军舰队,那么中美就得打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决战。
问题是,即便如此,局势对美国也有利。
原因很简单,中国海军首先要做的就是夺回印度洋的制海权,而不是在太平洋上发起进攻,也就得再次派遣舰队进入印度洋。在此之前,美国舰队有足够的时间拔掉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基地。也就是说,中国舰队必须在没有后方基地做依托的情况下,与兵力占有优势的美军舰队决战。
再退一步,就算中国海军打赢了这场战斗,局面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原因很简单,在美**方看来,中国的应对措施不是向印度洋增兵,而是以准备发动全面战争来应对美国的军事挑衅行为。
第四章各算各的
第四章各算各的,到网址
要知道,印度洋上的胜利不是决定性的,中国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完成战争动员,也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赶超美国,至少在舰队规模上,没有两三年,中国无法超过美国,也就无法在太平洋战场上反败为胜。在这两三年里,美国掌握着战略主动权,处于进攻地位,也就有能力削弱中国的战争潜力,比如击溃中国的本土外围防线,动用部署在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轰炸机打击中国本土。
可以说,在军事层面上,该计划万无一失。
十月十日,美国国防部正式宣布,应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要求,将派遣三支航母战斗群常驻澳大利亚,并且在此基础上组建太平洋第三舰队。
此时,三支美军航母战斗群已经到达南大西洋,正在前往印度洋途中。
按照计划,十月底的时候,美国国防部将走出第二步,即宣布向迪戈加西亚派遣航母战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