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二十五章 第一个转折点

第二十五章 第一个转折点(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显然,在此之前,美军会把航母战斗群集结到西太平洋上,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支持陆战队上岸。

从战略上讲,美国也会首先选择西太平洋,而不是西南太平洋。

原因很简单,西太平洋方向上,中国本土之外只有一道战略防线,即北起扶桑、南到台湾的第一岛链。这条防线距离中国本土足够近,战术战斗机就能打击中国本土,战略轰炸机则能轰炸本土腹地。只要美军在这条防线上打开突破口,比如夺取某座重要岛屿,就能大幅度提高战略打击效率。此外,还能迫使中国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设施转移到内地,从而在短期内大幅度削弱中国的战争潜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中国内海,即东海、黄海形成的实质性威胁,能够最大限度的限制中国的内线海运力量,使中国不得不更加依赖效率不算太高的铁路系统。

总而言之,从这个方向上发动战略进攻,能够收到最大的效果。

事实上,早在二十三日,牧浩洋就做出了类似的判断,而且认为美军会在完成调整之后首先攻打冲绳岛。

在某些人看来,牧浩洋这个欠考虑的晋升令,应该为接下来第十三集团军在中东战场上遭遇的挫折负责。

当然,这只是某些人的看法。

二十五日,在让戚凯威安排派遣部队前往中东地区后,牧浩洋跟庞跃龙进行了视频电话'>会议,提到了攻打新加坡的事情。

当时,牧浩洋只提出了要求,即必须在年内打下新加坡。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

原因很简单,在台湾到北海道的岛链中,冲绳岛居中,大小也正合适。

如果攻打台湾,美军得面对面的与中国陆军作战,而且美军的制海优势在狭窄的台湾海峡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如果攻打扶桑,就算能够动用日本遗老,美军也要在较为广袤的战场上作战,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冲绳,即没有大到难以一举拿下,又没有小到无法部署战略打击力量。

此外,冲绳岛上有数座军事基地,基础条件极为优越。

也正是如此,按照牧浩洋的安排,庞跃龙首先加强了冲绳岛的防御部署,计划在月底之前增派一个陆战师。如果美军的威胁进一步加剧,陆战队还能在年底之前向冲绳岛增派第二个陆战师。

在二十四日的时候,周渝生就以海军上将的身份,提交了海军的作战草案,其中明确提到最迟得于二零五三年一月初派遣舰队进驻印度洋,不然美军将获得足够的时间巩固印度洋上的战略据点,而且西太平洋战场上的局势也很有可能因此恶化,导致第二批“泰山”级航母成军之前,海军无法出兵印度洋。

作为海军大将,牧浩洋非常清楚这份报告的含义。

按照他的估计,年底也是大限。

几天之后,李明阳提供的一份情报也证明了周渝生的这个推断,即美军正在向西太平洋地区增派兵力,还在塞班岛与提尼安岛等北马里亚纳群岛的大岛屿上征用了大片土地,准备开辟军营。

这条情报表明,美军正在计划攻打西太平洋上的某座岛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