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九十八章 假戏真做

第九十八章 假戏真做(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为此,弗伦奇就不得不在战术上有所保留。

按照他的计划,美国舰队在进入印度洋之后,不会立即开赴迪戈加西亚,而是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北上,在东印度样上等待几天。确定中国舰队没有返回西太平洋之后,再向西航行。

事实上,这与之前联合舰队的作战行动非常相似。

如果中国舰队避而不战,美国海军就有**烦了。

要知道,接下来,美国海军只能反攻迪戈加西亚,除了需要动用陆战队,还要出动舰队夺取制海权。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中国海军将以退为进,在美军攻打迪戈加西亚的时候发起反击。

说得直接一点,迪戈加西亚的中**队就能抵消美国海军的兵力优势。

正是如此,弗伦奇在制订战术计划的时候,除了强调奇袭的重要性之外,还着重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在与中国舰队决战之前,美军不能攻打迪戈加西亚,甚至得动用战略航空兵压制迪戈加西亚。

也就是说,美国舰队的主要任务是去与中国舰队决战,而不是反攻迪戈加西亚。

也正是这些经历,让弗伦奇对牧浩洋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而且他也是美国海军中少数关注牧浩洋的将领之一。

在国防部任职期间,弗伦奇还写过一本与中国海军有关的书,在其中强调了牧浩洋为中国海军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由他打造的中国海军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有趣的是,这本书的销量非常惨淡。

弗伦奇能够成为太平洋舰队司令,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与他的履历有关。

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之后,美国高层才猛然认识到,中国海军确实不可小觑,即便只剩下了四艘航母,也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威胁。结果就是,乔丹上将下课,默默无闻的弗伦奇被委以重任。

在战术策划中,弗伦奇只强调了一点:奇袭。

当时,在得到了五角大楼与参联会的准许之后,弗伦奇才接受了任命,率领舰队杀赴印度洋。

动用快速运输船欺骗敌人,只是弗伦奇耍的小把戏。

当时,进入印度洋的是九支航母战斗群,而不是六支、也不是三支,留在西太平洋上的只是一支由巡洋舰率领的小型舰队。

按照弗伦奇的判断,中国舰队很有可能利用这个机会主动出击。

虽然他有较大的把握与中国舰队决战,但是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即中国舰队趁此机会进军西太平洋。

虽然从兵力上讲,美国海军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九支航母战斗群的攻击力相当于中国舰队的两倍,但是美国海军处于战略进攻态势,而且战线拉得更长,所以只有靠奇袭才有机会取胜。

对此,弗伦奇有极为清醒的认识。

要知道,下一场海战能否打起来,关键不在美国舰队是否进军印度洋,而是中国舰队是否前来迎战。

在已经攻占了迪戈加西亚的情况下,中国海军很有可能避而不战。

原因很简单,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中国海军已经逐步修复与完善了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基地网络,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控制北印度洋的制海权,暂时没有必要出动舰队在这里与美军决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