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潜艇禁区

第一百一十三章 潜艇禁区(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两条反潜警戒线,足以对付美军最先进的攻击核潜艇。

说得简单一些,在两条潜艇警戒线的航线上,如果有美军潜艇,就会同时遭到至少两艘全电动潜艇攻击。

更重要的是,这两条反潜警戒线形成了宽度在六百公里左右的反潜区域。

在此区域内,美军潜艇将无处可藏。

在潜艇警戒线后方,就是中国太平洋舰队。

牧浩洋并不反对这种判断,只是在具体战术上,比马明涛与龚继飞更加积极。

他的想法很简单:离开已经清理过的海域,等到美军舰队靠近之后,再发动一次决定性攻击。

如此一来,舰队就得南下。

问题是,谁也不敢保证前方没有美军潜艇。

要知道,如果暴露行踪,牧浩洋的伏击战术就不管用了。

剩下的八艘全电动潜艇分成了两批,每批四艘,分别在舰队左右三百公里处,以十六节的速度向南航行。

它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应付来自侧面的威胁。

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反潜战术。

要知道,舰队在以十六节的速度航行时,产生的噪声只有四十五节全速航行时的百分之五,因此潜艇的被动声纳对舰队的发现距离将缩短百分之九十以上。即便是美军最先进的攻击核潜艇,也只能在一百五十公里外探测到舰队发出的噪声,而且要接近到一百公里之内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显然,美军潜艇要想把逼近到一百公里之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动用反潜巡逻机的话,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反潜巡逻机不可能在美军潜艇出没的海域长期滞留,而美军潜艇肯定会及时汇报情况,美国海军也就能够根据中国反潜巡逻机的活动区域,大致判断出中国舰队的活动区域,甚至有可能据此推断出,中国舰队正在向南航行。

牧浩洋想到的办法很简单:让潜艇执行反潜任务。

当时,在西太平洋上,周渝生部署了四十八艘潜艇,而且全部是“黄貂鱼”级全电动潜艇。虽然这种潜艇的续航力非常有限,无法到远海执行作战任务,但是有足够的能力,伴随航母战斗群活动。

事实上,这四十八艘“黄貂鱼”级潜艇的主要任务,就是掩护舰队。

按照牧浩洋的部署,四十八艘潜艇分成了四批,其中两批各有二十艘,分别在舰队前方五百公里与二百五十公里处横向展开、相邻两艇间的间隔距离为三十公里,以十六节的安静航速向南航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