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五十五章 政治决定战争

第一百五十五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让美俄联军留在伊朗境内,显然是制服伊朗最为简单的办法。

事实上,正是政治上的因素,最终使中国军队错过了攻占加兹温的大好时机。

也正是政治上的因素,使得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伊朗战场变得不温不火,成为了次要地面战场。

看得更长远一些,也正是中国与伊朗的矛盾,让美俄联军随后就把撤回去的五十万大军派往大陆战场,成为中国军队向俄罗斯腹地进军的一大障碍,并且最终让戚凯威的大陆战略化为泡影。

战后,就有人认为,当时还存在第二种解决办法,即颠覆伊朗政权。

显然,戚凯威不可能不知道黄瀚林在担心什么。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伊朗战争在二零五三年结束,接下来会发生两件事:一是伊朗听从中国的指挥,出兵高加索地区;二是伊朗不听从中国的指挥,把数百万大军派往中东,打一场圣战。

如果是前者,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伊朗军队再差劲,几百万大军也足以扫荡外高加索三国,并且在中国军队协助下,在高加索山区与美俄联军对垒。

如果是后者,问题就严重了。

客观的讲,这确实是一个办法。只是,黄瀚林没有这么做,也没有允许情报机构与军队这么做。也许,他有一些顾虑,毕竟伊朗是中国的盟国,在战争前景还不太明了的时候,颠覆盟国政权,会严重毁坏中国的形象,对今后争取更多的盟友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使中国变得孤立。

总而言之,这场意义重大的战役,即改变了伊朗战场的局面,也对整个战争、至少是地面战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直到两年后,阿拉伯世界发展壮大,中国当局才意识到,一个足够强大的伊朗是制衡阿拉伯世界的必要力量,才重新重视伊朗战场,并且发动了解放伊朗全境的作战行动,为这场战役划上了句号。

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决定战争

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决定战争,到网址

要知道,中东战场上是阿拉伯军队唱主角,而且泛阿拉伯主义已经深得人心,在阿拉伯人眼里,波斯人出了信仰伊斯兰教之外,就没有任何共同点了,因此波斯人是阿拉伯复兴的障碍。

毫无疑问,数百万伊朗大军,肯定会搅乱中东战局,使中东变成混乱之地。

可惜的是,在九月份,伊朗当局没有表明意图,即是否会在收复国土之后,把主力放在高加索方向上。

根据外交部与军事情报局提供的资料,伊朗有很大的野心,很有可能出兵中东。

如此一来,黄瀚林就不得不有所保留。在他看来,只要伊朗一天不肯听从指挥,就一天不能让伊朗安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