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向上帝祈祷(第2 / 3页)
可以说,那几场让末段防御系统大发神威的战斗,严重刺痛了美军。
要知道,在强大的末段防御系统面前,美军的所有攻击都归于无效,基本上丧失了打击中国舰队的能力。
相反,美军舰队却极易遭到毁灭性打击。
所罗门海战后,尼克松就抱怨,让第三舰队与中国舰队交战,就像让拿着弓箭的蒙古骑兵冲向装甲集群。
虽然晚了一些,但是美军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因就是,第一批“长城”级攻击核潜艇已经交付给了海军,只是还在训练,所以没有编入作战舰队。当时,还有一个问题,即首批交付的“长城”级都降低了建造标准,很多新式设备没有能够及时研制成功,只能降低配置标准。即便如此,这些攻击核潜艇也要到年底才能正式服役。
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城”级攻击核潜艇是压垮美国海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在此之后,中国海军舰艇的建造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变化日新月异,大批希奇古怪的舰艇加入了战斗行列,但是在这些新式舰艇问世之前,中国海军就在大洋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说得简单一些,就算没有新式舰艇,中国海军也能打败美国海军。
可以说,“长城”级攻击核潜艇没能赶上这场决定性大海战,绝对是一大遗憾。
准确的说,只是解决了防御的问题。
当时,美军战舰上装备的是口径为七十六毫米的电磁速射炮。从理论上讲,美军第二代末段防御系统的作战效率还要稍微高一些,但是绝对没有美军吹嘘的那么夸张,即能拦截大口径电磁炮炮弹。
由此可见,美军舰队在攻击能力上,除了航空兵有不太明显的优势,其他方面均比中国舰队差得多。
事实上,最大的差距不在进攻能力上,而是在防御能力上。
当然,这又是一个与攻击能力挂钩的相关问题,主要就体现在,双方都获得了性能强大的第二代末段拦截系统。
当时,弗伦奇坚持把反击时间推迟到五月底,就与此有关。
在此之前的战斗中,中国海军的第二代末段防御系统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成为了瓦解美军攻击的法宝。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拥有了第二代末段防御系统,中国舰队才能在海洋战场上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