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宣传榜样

第二百一十一章 宣传榜样(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显然,这可难住了魏成龙。

按照惯例,东方同盟集团首脑峰会每四个月召开一次,下一次峰会安排在四月初,留给魏成龙的时间只有三个月。

要想在三个月内让莫斯科恢复战前的模样,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还好,黄瀚林最后改变了主意,把会议地点选在了克里母半岛南端的雅尔塔,只是在会议中途,与各国政府首脑来到莫斯科,参观了宏伟的克里姆林宫,并且在这里签署了意义重大的政治宣言。

也就是说,魏成龙只需要赶在四月初之前让克里姆林宫恢复原貌就行了。

在一月份,中国陆军还在莫斯科设立了八百多处物资分发站,并且利用俄军编造的居民花名册,以配给的方式,为莫斯科的居民提供生活必须物资,而且供应标准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三倍。

可以说,活下来的莫斯科平民很快就发现,除了需要重建家园之外,他们的日子反而比以前好过多了,比如再也不用担心饿肚皮,也不用担心在睡梦中冻死,连得病之后都能得到及时救助。

要知道,在这个冬季的前几个月,至少有一万名莫斯科居民因肺炎而死。

如此强大的运输能力,使中**队不但能够占领莫斯科,还能够使这座第一个被中**队占领的敌对国首都,成为中国对外宣传、特别是进行外交宣传的榜样,让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所作所为。

当然,占领莫斯科,绝对是一个包袱。

事实上,这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此,魏成龙专门成立了一个“莫斯科重建委员会”,然后动用数万人,专门负责修缮克里姆林宫。

战后估计,为了修缮克里姆林宫,中国陆军至少花掉了一百八十亿元。

当然,暂时停止进攻,也不是什么坏事。别忘了,魏成龙早就做出过承址

如果让魏成龙做主的话,他肯定不会占领莫斯科,而会彻底摧毁这座城市、或者是绕过这座城市。

原因很简单,就算后勤保障不是问题,中**队也得停止前进的脚步。

按照魏成龙的估计,中**队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之内,别想发动战略进攻,因为仅仅恢复莫斯科的秩序,就需要六个月。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军事任务,还是政治任务。

黄瀚林在十二月二十八日做了批示,陆军占领莫斯科后,必须管理好这座城市,使其恢复战争前的模样。当时,黄瀚林还表示,他会在适当的时候去莫斯科,在这里召开东方同盟集团的第五次首脑峰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