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燃烧的海洋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是敌是友

第二百三十一章 是敌是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很明显,问题出在欧洲联邦提出的结盟条件上。

如果欧洲联邦不参战,与中国结盟干嘛?

黄瀚林早就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向全世界的所有国家保证,中国不会在战争期间入侵中立国,也不会主动要求中立国做破坏中立的事情,比如向中国提供军事基地,因此欧洲保持中立,就能得到安全保障。至于欧洲提供的那些好处,对中国来说意义不大,因为中国还没有考虑把战线推进到大西洋上去。事实上,就算中**队推进到了大西洋东岸,也不一定要依靠欧洲,在北非西部地区照样能够获得港口与军事基地,而且跟摩洛哥等国打交道,显然比跟欧洲联邦结盟好得多。

真要拖下去的话,中国很快就会失去耐心,而且会为了战后的利益,不惜代价的把欧洲联邦扼杀在摇篮里面。

不能拖,那就只能向中国摊牌。

七月二日,法国、德国与意大利驻华大使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了联合照会,或者说是欧洲联邦的外交照会,正式提出,欧洲联邦在与中国结盟的基础之上,继续保持中立,但是为中国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比如允许中**队过境、向中国开放港口与军事基地、为中**队提供物资保障等等。

只是,这份秘密照会没有引起杜小蕾的兴趣。

有趣的是,在此前一天,杜小蕾与牧浩洋商讨过欧洲局势,因此应该非常清楚军方的态度。

毫无疑问,刚刚统一的欧洲联邦在军事实力上根本比不上俄罗斯。

更重要的是,欧洲联邦没有美国撑腰。

事实上,就算欧洲联邦与美国结盟,也很难获得美国的援助,因为中**队肯定会立即发动进攻,等到大批美军到达欧洲大陆时,恐怕柏林、巴黎与罗马已经沦陷了。当然,欧洲联邦也不会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因为美国都是泥菩萨过河,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来保卫欧洲。

这下,欧洲联邦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跟中国结盟。

从时间上看,在六月底,即欧洲联邦宣告成立之前,法德意就在积极与中国进行外交接触,并且主动提出结盟。

从这个方面来看,杜小蕾的冷淡态度,肯定受到了牧浩洋的影响。

当然,就算没有受到牧浩洋的影响,做为外交家,杜小蕾也非常清楚,保持冷淡态度才能探得欧洲联邦的底牌。

事实上,这也确实产生了效果。

七月三日,欧洲联邦临时总统亲自跟黄瀚林通了热线电话,提出派遣总统特使,跟中国全权商讨结盟的事情。

结果,黄瀚林的态度也很冷淡。

只是,在最初阶段,欧洲联邦的策略是拖延。

说白了,就是尽可能的稳住中国,让中国相信欧洲没有威胁,从而不太重视欧洲,让欧洲有时间完成统一。

可是,当欧洲联邦问世后,拖延政策就不管用了。

要知道,不管有多少国家加入欧洲联邦,这个由欧洲人组成的大国,对中国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只要有威胁,中国就会把欧洲联邦视为敌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