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文明之母(第2 / 3页)
在向陆雯征求了意见之后,牧浩洋签署的第二份与反重力场技术有关的武器装备项目就是批准设计、研制与建造具备无限续航能力与全球作战能力的“空中母舰”。有趣的是,主管该项目的不是空军,而是海军。原因很简单,“空中母舰”在作战应用上,与海军的航母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作为其他作战平台的载体而存在,即本身不是作战平台,只是支撑其他作战平台。
说白了,“空中母舰”就是飞行的航母。
要知道,当时连戚凯威都不知道反重力场技术。不是他的忠诚度有问题,而是他现在的身份。
他是盟军总司令,经常与盟国的将领接触,所以有可能说漏嘴。
这么重要的事情,加上牧浩洋又非常擅长装备建设的规划工作,也就自然没有理由让别人代劳。
前面已经提到,牧浩洋首先决定在宇航领域利用反重力场技术。
从军事价值上讲,该领域最为重要,意义也最为重大,产生的效果最为明显,价值也就不言而寓了。
显然,牧浩洋已经达到了做统帅的最高境界。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可以成天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等到前线战报送回来,再翻阅一遍就行了。
做统帅,就有做统帅的职责与义务。
统帅最根本的职责,就是为前线的战将提供最犀利的武器、最强悍的军人、最充分的物资、最准确的情报。说到底,统帅最根本的义务,就是让前线的战将能够心无旁骛的跟战线对面的敌人作战。
至于怎么提供打胜仗的物质基础,那就得看做统帅的手腕了。
只是,宇航只是一个很小的领域,至少在战争期间如此。
不管怎么说,牧浩洋不会疯狂到在战争期间去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更不会疯狂到把宇航员送往火星。别的不说,这些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的宇航活动,在战争期间对击败敌人没有太大的帮助。
要知道,战争期间,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击败敌人。
那么,下一个应用领域是什么呢?
很显然,肯定是在空中。
一般情况下,牧浩洋会给手下安排工作,或者说是让战争部的人员去忙碌,他只需要统筹规划就行了。
只有遇到极为重要的事情,他才会亲自出面。
毫无疑问,反重力场技术的军事化应用,绝对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别的不说,当时知道反重力场技术的,除了实验基地的科研人员,不会超过两百,而这两百个人都在军事情报局安全人员的严密监视之下,军队内部的知情者则不到五十,全都是绝对忠诚的高级将领。
当然,也都是身居要职的高级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