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771章 自我妥协

第771章 自我妥协(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进入班级后,他赫然发现这个每省只录取一人的班级,竟然有些人是报考最高两所学府失败调剂过来的。

在之后的日子里面,他感受到了智商被碾压的无奈,两个小时十道题,时间结束,他勉强写完八道交卷,然而已经有高人在一个小时前全做完交卷了。

当事人是疯子傻子。

或者史书记载隐瞒了什么。

鉴于汉代主流史学家将史记当小说看的先例,只能说史书有不少隐情,并不像史官们自我感动的那么白莲花。

<divclass="contentadv">所以很多史书修史的时候,受限于种种条件,很多时候并没有完全揭露出事件的真相,也夹杂着记录者的主观倾向,随着一代代的流传,又产生了人为或者无意的扭曲和误差,于是展现在后人面前的东西,就被蒙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想要从中一探历史的真实,便要使用种种方法,将其掩盖其上的灰尘擦去,才能一窥究竟,这便是读史的挑战,也是迷人之处。

足足送了十万人。

史书种种迹象表明,直到此刻,汴京的内城仍没有被攻破!

后世说的攻破,是神棍郭京主动开的外城城门,放了金兵进来,金军才无比费劲地占领了外城的城墙这件事。

但稍微了解大城结构的人来说,外城虽然有用,但也只是第一道防线而已,内城才是关键,毕竟绝大部分兵力和百姓都布置在内城,其和外城之间,还有至少两道城墙防线!

这所谓的城破,便是金兵久攻内城不下,为了配合金军,二帝主动出城,成为了人质。

而其中秉持的标准,便是利益所向,人心所测,固然人的想法会有不同,动机会有不同,说出的东西也不同,但他们的思维模式,千百年来却是变化不大,也成为了判断史书前后矛盾的基准。

就像袁熙面前的诸葛亮,虽然后世其智计过人,但这并不是其一出山就无敌天下的,相反,诸葛亮跟随流出的初期,在一段时间内受限于刘备实力,兼之经验不足,其实也是吃了不少亏的。

但诸葛亮这种聪明人的厉害之处,便是能在挫折中不断吸取教训,完善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

在和诸葛亮相处的这段日子虽短,但通过几件事情,袁熙便清楚感受到了和诸葛亮之间的差距,这里面的有些距离,是袁熙即使有后世的知识储备,也很难弥补的,单纯就是智商的差别。

袁熙前世成绩并不好,他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全国还未扩招,他又生在一个堪称高考难度极高的省份,所以他用尽了全身力气,也不过进了一所只能算是中游的大学,一个勉强不算冷门的系。

正常来说,只要脑子正常的皇帝,都不会孤身前去敌营把?

而且即使如此,金军还是无法进入内城,且听到康王赵构带了万余人来救援的消息后,竟然带着所有被挟持的人仓皇北上离开了。

这便是靖康之耻的整个过程。

这事情实在太过荒唐,太过违背常识,以至于史书都不能自圆其说,写小说都不敢写的这么离谱,后世才会诞生了种种阴谋论。

史书上记载了很多极其荒谬,违背最基本逻辑的事情,大部分不外乎两种原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