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工商之学(求月票)(第2 / 2页)
: 求月票,求推荐票~~新的一周,起码上个周推榜吧求大家支援~~
首先可以从没有子嗣技工下手。徐元佐道:这些人执念不深,只要卑辞厚币,必然愿意多带些徒弟,做个鲁班那样的祖师爷。
沈玉君微微颌首:此言甚是。一旦技艺传播开来,其他人也就没有了私藏的必要。只不过,那些学成之人若是去了别家,我岂不是替人做嫁衣
表姐终究是个小女子也徐元佐大摇其头:以礼待之,以情系之,以利诱之,他为何要去别家万一去了,呵呵反正我不会叫这种事发生。
沈玉君细细思量,暗道:船好造,无非就是银子砸下去。难就难在可靠的船工水手。若是元佐表弟此策堪行,找些十二三岁的少年,调教三年出师。十五六岁放到船上,打磨两年,正好堪用。
稳妥起见,也可以先从那些船工子弟入手。徐元佐略一思索:将你找来的少年混杂其中,只说免费教学,还管吃住,他们定然乐意来的。
你是说,挑些技艺精湛的船工出来,叫他们多带些徒弟沈玉君微微皱眉:只怕他们不肯。
士大夫垄断文化,尚且还有有教无类的原则。并非一味藏私。
手艺人却凭手艺吃饭,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总是要藏一手压箱底的绝活。
更有甚者,将这吃饭的手艺视作宝贝,传男不传女。
航海出港也绝非有把子力气就能干的活。
兴办义学叫贫苦船工的孩子免费读书,这是天大的善举,就算人才没长出来,名声却是已经收获了不小。
沈家如今家产十万两以上,与人斗富固然不成,但要养几十上百的少年,这算事么
每人每年就算三两银子,养上一百个,不过三百两一年。祖父大寿的筵席钱都比这贵,运两船货就回来了。
沈玉君仔细思索,确定不会伤及沈家根本,终于点头道:的确是稳妥之策,可以一试。
徐元佐微笑颌首:静待佳音。未完待续。。
小到系缆转舵上帆擦洗甲板。大到放节板测船速牵星辨别方位读针谱辨识航路都有科学技术蕴藏其中。
那些小技艺是熟练工,船工们也看得不紧,愿意教给新人。新人多干几年,自己有所体悟,自然越干越好越轻松。
至于测船速观星针路,这可都涉及到了数学天文海文力学地图学知识,是数百年的现象积累总结出来的秘籍,若是能够自己看看就领悟了,那这人也不用当船工了。
一户船工只要掌握了一条针路,便能在船上当火长仅次于船长,收益颇丰,乃至可以发家致富,恨不得代代相传,除了他家没人能走这条航线。
如此怎肯将之传给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