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金主 > 第一八六章 少年说

第一八六章 少年说(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指望萌芽状态的水稻结出饱满的颗粒。真是有种反差萌呢。

徐元佐如果照抄过来,实在太砸自己神童的名声,即便后人也会吐槽他是神经病儿童。

不过公允地说,梁任公将少年与国运捆在一起,的确是推开了一扇窗。

只需要将少年之国改成国之少年,文章的利益和格局就上升到了指点天下的高度。

世有三岁之翁,亦有百岁之童。县学教官看了徐元佐落笔,连忙抄了下来,送到厅中,呈给林大春。

从立意角度而言,少年一题正是与立志恒心大孝之始等等联系起来的。

张元忭不知道徐元佐打算采用哪种文体写。所以大概揣测了一番,觉得难度不大。如果正统来写,可以循着孟子的意思写,无非就是少年之人要立志,且支持以恒。如果要剑走偏锋,可以从周易入手,以少年为潜龙,推演十二消息之卦。也能让人惊艳。

张元忭是博学鸿儒,徐元佐却不是。

他是个文科学霸。

第一个反映在他脑中的并非孟子。而是梁启超。

林大春正与张元忭说话,见这么快就有文字呈了上来,笑道:小友文思却是敏捷。他展纸读了出来,微微诧异:先声夺人,有点意思。

当年梁启超曾有一篇收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少年中国说。

此文是个将死老朽,前途绝望而写出来寄语后辈的抒情诗,除了文辞上还有些排偶比喻等可以拿来教中学生写作手法,就只有题目和立意有些价值。

整篇内容都是感情强烈,而逻辑欠缺,就比如脍炙人口的一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简直可笑。

长辈老师都是愚昧的,怎么教出智慧少年长辈老师都不智,智慧的少年只会被视作疯了的少年,还指望国家智慧先篡权夺政吧。

至于少年富则富,少年如何富休学去开软件公司还是创立非死不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