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九 陆树声(第2 / 2页)
陆树声脸上一红,烫得发晕。
徐元佐也不怕得罪陆树声,又道:寒家虽然没有惹上诉讼之苦,然而之前清退的田亩数量,却是数倍于有争议的田亩。甚至不惜得罪亲族,再不准人投献寄名。
少湖公身为士则,行为世范,令人钦佩。陆树声深吸一口气,对此也只能赞叹。
徐家三万亩地是正经买来的。在此之外还有二十四亩八十一万亩等说法。这些或是投献寄名,或是诈冒亲族,其中的利益链盘踞在徐家管事中小地主衙门书吏之间。要将他们立刻剔除干净是不可能的,徐庆如今正在做厘清土地的事,风声所到,下面还比较克制罢了。
换个角度来说,完了三年的税之后,地产总算是确凿无疑了,日后也不惧刁民勒索,可谓快刀乱麻,永绝后患。徐元佐劝道。
陆树声迟疑地看着徐元佐:如何做呢
一条鞭法。徐元佐道。
一条鞭法更早些叫做提编法,并非张居正拍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前人的智慧成果。如今叫提编法的人越来越少,而一条鞭法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诚如其名。此法的精髓就在于赋役税租统统折入田亩,计亩征银,官府只收一个税,简单清晰明了公开。
这看起来是桩有利民生的好事,然而实际上却很蛋疼:一条鞭法只收银子。
中国从来不是产银国。大明的银课全靠云南的银矿支撑着。闽粤的海商势家推动白银纳税,那是因为他们有白银。种地的农民又上哪里去找银子去只能在丰收之后贱卖粮食,换取白银完税,等过了税季,粮食价格回升,他们又得去把粮食买回来度日。
陆树声微微颌首,深以为然。未完待续。。
: 求各种支援~
这一出一入,身家就被洗了一遍。
江南这种富银区还算好的,到了商业程度低的北方,尤其是西北,直接导致丰收粮贱农民破产的悲剧。
海青天来江南,本就有推行一条鞭法的重任。徐元佐道:让他从诉讼的田产之中推开便是了。凡是诉讼田产,无论最后判给谁,先把三年来的赋税折银缴纳。对于那些刁民,能否拿出银子来
如此一来,等若赎买自己的土地啊。陆树声颇有些纠结。
徐元佐正色道:平泉公,小子冒昧说一句:国家法纪纲常岂能践踏。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之所以势家豪门惹上如今这些麻烦,不就是为了偷税逃役,不去衙门登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