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一 湖州的丝(第2 / 4页)
养蚕缫丝是黄帝时代就有的行当,可以说是华夏服章之美的基础。时至今日,北丝不如南丝,因为蚕种已经发生了变化,南方的养蚕技术积累也更加发达。
棋妙暗暗吸了口气:是了,佐哥儿从来不畏艰难,肯下工夫,银子又多。岂会怕个贩丝的小人物
我这就去准备肩舆。棋妙虽然不乐意,仍旧履行了自己的工作。
徐元佐觉得棋妙的情绪来得诡异,大约是少年人的想法本就难以捉摸。他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耗精神,仍旧想着王四娘的小生丝店。
湖州是天下生丝头一块招牌,可谓撑起了整个浙江的生丝美誉。徐元佐若是时间来不及,宁可放弃杭州之行,也要来湖州好好看看。
之所以选中了王家的小店,乃是因为王家生丝店在湖州也算是比较少见的经营模式。
徐元佐一眼看穿了这家伙的小心思,只是懒得揭穿他,道:既然如此,咱们去见见王四娘。
啊又要去啊棋妙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怎么徐元佐笑道:你不也说她长得漂亮么
王四娘是徐元佐在大街小巷闲逛时发现的绝色。就连棋妙这样还没到知好色慕少艾年龄的少年,都被她的美色一震又震。因为她家开的生丝铺子。随后两天里,徐元佐又去了一回,在店里问了半天,还问出了人家的丈夫不在家。
这是什么节奏
天下流行的经营模式,是乡村妇女养蚕,缫丝,卖给来收丝的商贩。这些收丝的商贩往往有牙行背景,或者熟悉各牙行的价格,可以把这些丝卖个好价钱。然后牙行会将这些生丝卖给海客,或是各家小店铺,用以制造丝绸锦缎。
在这种模式之下,经营者和生产者分离。而王家小店却是合一的。在养蚕季节,王家四娘负责养蚕,丈夫去买桑叶自用,多的还可以转卖给别人。等收丝之后,王家男人还要从乡下收丝,然后自己开了这家门脸房卖丝。
王家已经涉足了生丝产业的整个链条。
这样做的人家并非王家一家。而王家却是做得最成功的。
成功之处在四娘的养蚕环节。
就连棋妙这样纯良没有开窍的少年,都知道这个套路:正是流行中,富家公子勾引有夫之妇的标准套路啊再下一步可不就是找虔婆通门路,用潘驴邓小闲五字真言去砸么
佐哥儿棋妙面露难色。
怎么徐元佐斜眼道。
听说,王四娘的丈夫回来了。棋妙支吾道。
徐元佐微微皱眉,道: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