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二 盘问(第3 / 4页)
徐阶自己就是天才,又见惯了天才,徐元佐的天才在张居正林燫等人对比之下,也不过是有点特色罢了,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丝毫没有在意,继续道:这回林燫和赵贞吉结两党之力,还是不足以扳倒高拱啊。
徐元佐微微皱眉,道:是小子孟浪了。
老夫何尝不想放手一试呢。徐阶自嘲道:反正咱们已然是困兽犹斗,就算坐看赵石洲离去,高新郑就会放过我家
唯一的好处,大约就是坚定了张江陵反高之心。徐元佐道:高新郑能从这样的波折中平安无事,可见其当国一日,就一日受圣上重信,绝没有张江陵出头之日。
徐阶默然。到底牵扯到了他政治上亲儿子,无论怎么表态都不愉快。其实致仕这两年,他也仔细回忆了嘉隆之交时的政局,张居正就像是个鬼影一样四处飘忽。
至于院试案首,林大春给的是随意了些,考的也是古文而非时文。或许会授人以柄,认为他不顾朝廷体例。不过林大春早在高拱入阁当月就被排挤回乡了,谁还无聊到翻他的旧案
看来目标还是在我身上。
徐元佐静静站着,心中排摸这个藏在阴影之中的人来。
徐阶遣散了徐琨徐瑛,留下徐璠和徐元佐说话。他很清楚徐元佐的学问底子,驳杂不精,明显是那种东看西听学来的。但凡有个好些的老师,能够给他讲通一本经典。这孩子就绝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那真是可以尝试一下冲击三元六首的英才。
然而师缘也是天定。非人力可以攀附。他能跟郑岳结缘,挣个生员,恐怕终身成就也就止步于此了。
此子似乎没做什么决定性的大事,但是每个重大决策背后都有他的影子。甚至在林燫突然不合惯例地调任南京吏部,都透着一些阴谋的味道。当时在徐党之内,林燫可是张居正的竞争对手。
徐阶不想说自己看走了眼,不过要是让他再做一次决定,张居正还是个适合大明的首辅。
在徐阶的名利良知三维中,显然更偏重于良知。
徐元佐看出了徐阶对张居正的重视,但是并不认同徐阶为了保张居正,甚至因此对高拱投鼠忌器。这就好像人家尽了全力,自己却留了一手,而这一手却是出于圣母心态为了大明。
大父,张江陵当国,真是一桩好事么徐元佐试探道:他太过看重一条鞭法,恐怕一旦当权,就要推行全国了。
等心静下来,徐阶方才再次开口道:今日急急将你叫来,是有缘故的。
徐元佐也猜到徐琨发作只是幌子,当然徐琨自己是不知道的。如果从智慧上看。徐琨和徐阶简直就是两种生物,根本不像是父子。
赵石洲要去了。徐阶道。
徐元佐并不意外微微点了点头:看来这回高新郑真是要大肆报复了。
徐璠闻言,心中暗道:敬琏从未见过高拱,无非一些风闻轶事,竟然也能推导得七九不离十。看来真有天才之人。非凡俗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