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九 展望(第2 / 3页)
现在仁寿堂的收益是徐家的大头。布行是传统产业,处于平稳收益状态,不用着急下手变动。丝行刚刚有了点嫩芽,先让它长起来才行。夏圩新园的沙龙作用日益凸显,想要入会的人将会费抬得极高,不过这只是虚价,没有位置让出来就不存在收益。徐元佐也考虑是否要适当放宽会员资格的市场流动。不过还是等明年春闱出来,看看南直浙江两省的新进士都有哪些,会员资格也算是个不错的礼物。
徐元佐在脑中将徐家的产业和自己的产业一一梳理了一遍,都还算令人满意。这也是必然的事,如果说大明有资本主义萌芽,那也是官僚资本主义的萌芽。当然,这种萌芽其实是从北宋开始的,大明只能算是继承。
按照教科书上的定义,官僚资本主义是通过权力寻租,以获取超额暴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形态。而在大明,甚至连权力寻租都弱化了,变成了只要是官僚体系中的一份子,理所当然可以享受超额暴利。这已经成了一种阶级特权。
程宰点头道:学生明白了。
另外,记得我说的银行吧徐元佐道:当初因为怕靠山不稳,所以停了。
程宰不解,这跟买卖股红的事有什么关系。
如果有个银行,股份买卖的事就可以交给它去吧了。徐元佐叹了口气道:这也是一桩极大的买卖。
程宰记得当时不仅担心靠山不够牢靠,也有人手不足的问题。他道:如今经济书院的学生,已经有两百多人了。
程宰又道:佐哥儿,有件事得叫您知晓。
何事这般严肃徐元佐笑了。
程宰更加严谨道:在下探知堂中有些股东,暗中将分红卖给了外人。
徐元佐微微皱眉:这是自发的股票交易市场么
程宰以为徐元佐没能理解其中勾当,解说道:他们私下定了白契,外人以若干银两购买我仁寿堂股份的分红股。譬如这次收完了夏税,一股能分得十两银子,他们早前花了一两银子买的分红,便可以白赚九两。
他不说还好。说了数字出来,却又让徐元佐觉得头痛。这人才培养的速度实在太慢了。明明人口基数并不小,但是要扩张出去却令人头痛。不过这跟去年比起来,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加油干吧。徐元佐道。
程宰嘿然而笑。他不知道佐哥儿这个加油是怎么想出来的,不过直观想来,凡事加了油,必然滋润滑腻。原本干涩的事也能跐溜过去了,说起来还真是颇为形象。
结束了汇报工作,程宰便出去加油了。不管怎么说,如今家中的油水越来越足,这都是徐敬琏加油的结果。
徐元佐等程宰走了。又看了看仁寿堂的报表,方才将一应文件归档,叫梅成功拿去入库。
徐元佐点了点头:我明白。这种手法在后世屡见不鲜,有时候不光是为了分红,还有隐名投资。实际控制的需要。若是出了大案子,名义上的持股人便要吃官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却可以轻易摆脱干系。
当然,在如今看来应该还是最初级的投资分红行为。对仁寿堂股东而言,规避了风险,提前拿到了现银。对于购买者而言。虽然承担的了部分风险比如分红数额低于投资额,但显然他们的投资还是收益颇丰。
谁都知道我仁寿堂能赚钱啊。徐元佐笑道。
恐怕不是相信仁寿堂,而是相信佐哥儿您能生财。程宰恰到好处地捧了捧,面带笑意。
徐元佐也笑了:若是如此,那就最好不过了。这事其实问题不大,做这种事情的股东,肯定也有自己的难处呢。咱们可以体谅。不过章程就是章程,当初约定好了的,股东内部有优先购买权。他们直接找外人来买股红,这不合规矩。你得去敲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