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韦伯的馊主意(第3 / 5页)
菲利普既然早有投降打算,最重要的亲人肯定不会留在帝都,早被他带到了塞斯涅克,免得遭到帝国的追究报复。
而菲利普这个年纪的男人,老婆被绑说不定反而偷笑,盼着快点撕票,所以要绑就绑他子女。
侯爵没儿子,生了四个女儿,三个已经嫁到盟友家族,剩下个年纪最小的名叫凯伦,也最漂亮,年仅十六,娇滴滴招人疼,还弹得一手好钢琴,最受侯爵宠爱。
若能绑到这个姑娘,谅侯爵不敢不听话,毕竟除了宠爱之外,漂亮女儿也是政治联姻的重要筹码,不敢有失。
常乐听完哈哈大笑,也不评论对方点子的好坏,径直离开了城堡会议室。
而韦伯想谈的,是常乐的塞斯涅克之行。
菲利普侯爵从来只在乎自身权势利益,若对这样的人晓以大义,纯属对牛弹琴。
所以他建议常乐注意策略,对这个徘徊于投降和抗战之间的自私贵族,必须诱之以利,同时辅以实实在在的威胁。
利益方面很简单,他若能守住塞斯涅克,帮帝国打赢这一仗,不但封地无损,还能加官进爵;
而他若是献城投降,敌人绝不会允许他保留封地,因为那片肥沃土地早就许给了联军中的贵族,埃里奥特王可不会为了他而引起自己人内讧。
贵族就是贵族,韦伯就是韦伯,无论敌友立场如何变换,出个主意总是这样卑鄙猥琐。
常乐就算戴着黑暗戒指,意识经常受到邪念侵蚀,也绝对想不出这样的“妙计”来。
回到自己屋里,常乐就开始写“警告信”,用的却不是自己的口吻,假如侯爵知道这封信出自仇敌,死都不会相信其中内容是为了他好。
所以常乐借用了皇储弗兰克的名义,站在侯爵立场上帮他分析利弊得失,以客气婉转的口吻进行规劝。
直到写完,常乐才想起菲利普也是军校教务长,在学院里又拿他当眼中钉整治,对他笔迹恐怕非常熟悉,于是将一旁忙忙碌碌的瑞琪叫了过来,命她誊抄一遍。
这些都是实话,但菲利普未必相信,何况还与常乐有私仇旧怨,所以武力威胁必不可少。
听完这番分析,常乐笑着反问:
“还是你对贵族更了解,但菲利普身边一定有高手护卫,而且坐拥五万大军固守坚城,我拿什么武力去威胁他?”
其实他自己心里早有盘算,只需仗着飞行坐骑连夜潜入塞斯涅克,把道理写在纸上,拿刀子挑了插在侯爵枕边,“利诱”与“胁迫”就一并办妥了。
韦伯答复的“办法”却很缺德,提议把侯爵的至亲绑票,带回来做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