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老哥哥也升了(第2 / 3页)
凡事一回生二回熟,卖爷爷这种事,赵公子做过一次,再做一次时根本没有心理负担了。
压下心头的嫉妒,贵州众文武赶紧纷纷道贺,恳请廷尉大人日后不忘大家一起在贵州吃苦的日子……
殊不知自己的乖孙子当初请干娘帮忙,向隆庆皇帝推销漕粮海运之时,长公主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让赵昊设法把他支走,好跟赵郎过一段没有打扰的二人世界……
其实赵锦震惊的是,此事居然又被赵昊说中了,而且是三年前就说中了——当时赵昊告诉他,改土归流之议,高拱不管看的看不上,都不会让他去做的。
赵立本想到自己走过山河大海,却还没领略过岭南的风光,不禁有些神往。再说人上了年纪,天一冷就浑身不得劲,听孙子说广州腊月里还能穿裤衩,而且还有各种大补汤,他便决定亲自去澳门走一趟,顺道在广州过冬。
以林润封疆大吏的级别,又是高相公跟前儿的红人,他过境之处,所有官员都会奉上一份丰厚的程仪的,就连总督巡抚布政使,也一个都少不了。
此番杀回京城、以次辅兼天官,高拱岂能轻饶了这帮‘前朝余孽’?
但老爷子万没想到,林润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一样,居然选择则走海路南下,白白放弃了诸多沿途官员高接远送的机会……从京师到广州,就算不是最长的上任路线,也是经过省州县最多,油水最丰厚的路线了。
这绝非凭空臆想,因为给赵锦倒位子的顾存仁就是其中之一。嘉靖十七年,顾存仁为民请命,上五事疏,结果得罪先帝,被廷杖六十,充军塞上将近三十年。直到隆庆元年才被徐阁老起复,然后刚当上大理寺卿才半年,就因为阁潮中攻击过高拱,被还乡团挤兑的称病致仕还乡了……
然后赵立本便在叶氏的陪伴下,跟随林润踏上了南下广东之路。
因为赵锦是心学嫡传,与徐阶关系太近了,高拱怎么可能将此百年大计交给他来实施呢?万一要是成了,功劳到底算谁的?难道还要让凉透了的徐阁老再出来透透气?
赵老侍郎正好也要去广州,因为赵昊写信来说,想请老爷子做代表去跟佛郎机人面对面谈判。
但在江南官员的鼓噪下,高拱无法对他的主张视而不见。而且赵锦已经在江南帮的造势下,成为了朝野闻名的能吏。这种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干成绩的官员,高拱要是不重用,会被人质疑他到底能不能胜任吏部尚书的。
从高拱那里出来,他又去赵家胡同拜访了赵立本。就如高拱所想的那样,毕竟林润的命也算赵昊救回来的,知道他爷爷在京城不去拜访一下,实在说不过去。
结果高拱用升赵锦为大九卿的方式,把他调离了贵州,继任的巡抚果不其然,是高拱的同年王诤。
谁成想,同样是被徐阁老起复的官员,赵中丞居然高升了。而且三年巡抚任期才过了两年,就提前高升了。
于是林润便邀请赵立本一同上路,老爷子嘴上说这不好吧,心里却很受用。巡抚大人的排场,那可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虽然都是正三品,但由外官至京官向来都被视为高升,何况大理寺卿可是正经大九卿,赵锦这下是彻底迈入了公卿之列。
其实赵昊也写信给林润,请他帮忙照拂老爷子南下。赵昊只是要把爷爷支走,并没打算永远的送去另一个世界……
想到他三年前还是个贼配军,就是起复后也不过是个区区七品御史。这才三年时间居然当上了大九卿,怎么能不让众人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