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 大封功臣(第2 / 4页)
推荐小说:
载沣又对杨潮道:“杨爱卿,你在德国时候的事情,朕可是记得的。说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皇帝赏赐?
万恶的磕头。
“爱卿平身,登莱青胶道虽称不上封疆大吏,加按察使衔后也是三品大员了。可不是一介小民!”
载沣心情显然不错,甚至带着打趣的口气跟杨潮说话。
杨潮哪里愿意跪着,当即就站了起来。
“赐坐!”
这样再坚持二十年,等待二战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应该上升到列强的程度了。
让洋务派掌权,虽然缓慢,但总在前进,虽然缓慢,但总会转身。
让这个大国在历史上平安转身,这才是杨潮最大的心愿。
载沣登基后,在议会演讲,并确立了新的领导班子之后,国家这才开始运作起来。
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年号,张之洞领导的内阁最终确定了宏兴这两个字,希望大清能够重新兴盛起来。接着年号在议会通过,再以皇帝的旨意形式,昭告天下。
载沣立刻下令,一个老太监立刻就搬来了一张椅子。
八国联军、义和团,这么大的乱子,这些太监也活了下来,还真够顽强的。
杨潮也不像其他官员那样拘谨,坐椅子只敢坐半个屁股,他是踏踏实实的坐下,旁边的太监直瞪着他。
载沣却对太监道:“杨大人深通洋务,对我天朝礼仪却是不通,不要苛责了。”
太监赶忙躬身退到一边去了。
第二件事则是填补官缺,也可以说是大封功臣了,因为只有有功之臣,才能获得新朝任用,这是亘古不变的老规矩了。
但是任用官员的形式,却有一些不同,是由内阁提出名单,让皇帝来进行选择的。
选拔出来的地方大员,皇帝会一一接见,依然是清朝那一套老规矩。
让杨潮意外的是,他也在皇帝接见之列。
“小民杨潮,叩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