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节 初阵(第3 / 4页)
剩下的人,给发银子,一个月十两,就地修铁路,从锦州往奉天修,反正这段铁路早就规划好了,甚至很多地方的基础都打好了,就差铺轨了。现在让这些士兵背着枪修铁路,给外界制造一种假象,就是这些兵将随着铁路一直前进。
奉天会战的时候,俄军最后退到浑河,日军也就追到这里,但是日军当时是进攻态势,因此并没有修建完备的阵地。
只有一些简易的阵地和炮兵阵地。
吴佩孚接收了这些阵地,然后组织人进行加固,并且组建了三道阵地,都是日俄战争时期剩下的,后两道可比第一道要完备的多,因为那两道阵地刚好就是日俄双方在沙河一带拉锯时候修建的。
吴佩孚的计划是,在浑河跟俄军交战,如果作战不利,立刻撤退到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顶不住就退到第三道,层层阻击。
杨潮就是悲催的去送钱的,飞艇上拉了成吨的银元。
“本官说的话,自然是算数的。但是现在打仗了,再干半年,再给一百两,怎么样?”
杨潮先让军官们带对来领饷银,然后让他通告士兵。
招兵的时候,杨潮哪里能想到要拖半年才会用兵啊,他当时以为日俄会很快达成协议,接着自己就可以动手了,谁知道日本人和俄国人磨磨蹭蹭了那么久。
而且杨潮此前的计划,也不是自己撸袖子上,这些兵本来只想拿来唬唬人,连军官都是找德国人借的,这样的兵谁敢用啊,所以只打算在半年内让他们装装样子,跟在袁世凯的北洋军后面唬唬人。
吴佩孚到浑河第二天,杨潮就送来了三百个炮兵,很不合格的炮兵。
这样吴佩孚就有了六百炮兵了,三百个德国炮兵,三百个光会放炮的炮兵,跟德国人混编起来,一带一,在日本人留下的炮兵阵地上架起大炮。
但是吴佩孚并没有立刻开炮,而是要等防御阵地修好后,然后才会攻击,否则战争一打响俄国人反击过来,自己这边没有顶住,那就闹笑话了。
第三天,吴佩孚又去向俄国人发出了一次通牒,俄国人还是不答应。
谁能想到到头来,自己被袁世凯逼的硬着头皮打头阵,这些士兵虽然不能用,但是留在东北吓吓人还是好的,如果俄国人不来真的,那么把他们带去前线,也是一个震慑,起码这些人走起来也整整齐齐,人手一支步枪,谁会知道有没有战斗力。
竟然没人愿意,已经挣了一百两了,现在去打仗,傻子才愿意。
“会**的都挑出来。给两百两,不要他们真打,远远的**就成。”
杨潮练兵的时候,可是让德国炮兵教了一批人**的,虽然看不懂洋码子,不会瞄准,但是在德国炮兵帮忙对准尺码后,光开炮总没有问题,军中开过炮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但是愿意挣杨潮银子的,只有三百人,三百就三百,带他们去奉天交给吴佩孚也有点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