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一节 800家(第2 / 3页)
贷款协议的签署,立刻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哗然,英法等国瞠目结舌。舆论一片德国人疯了的评论,都认为此举将会让德国经济崩溃,尤其是银行界普遍认为,德国人如果发行如此大规模的贷款,一定会引起恶劣的通货膨胀。因为德国没有足够的黄金储备来支撑。
但就在热议刚刚起来,德国人又有了进一步动作。
德国工业部立刻启动了一个叫做《积极鼓励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计划,鼓励德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并且制定了专门的投资指南,强烈建议德国企业到山东和东三省去投资,告诉德国企业,那里是世界首富杨潮执政的区域,到哪里投资可以得到最佳的政府服务。
接着工业部还提供了一整套推动德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就是对中国投资的特别流程,简化了所有出国投资的行政审批。基本上只要是一家经营良好,在德国有完善的纳税记录,而且持续盈利的企业,就能轻易拿到工业部的担保稳健,然后立刻就能拿到中国人的鼓励贷款。
德国政府机构此举,更让各国看不懂了,如果说银行业推动100亿马克贷款,无非是处于金融家的贪婪,只是为了赚取暴利,那么德国工业部此举是什么意思?德国人难道真的成了国际主义者。一心为他人发展?
银行业更是吃了兴奋剂一般。
德国决定发行一笔10亿马克的海军专项国债,专门针对英国人的4000万英镑海军拨款,4000万英镑折合马克也不过8亿,拼财富德国未必会输给英国。
当然一切都得等金矿石样本到达德国,确认能够冶炼出1千吨黄金之后才能开始施行,因为即便有德华银行的确切消息,德国人还是有点不太敢相信。
不过用不了多久,十天后,拉着样品的飞艇就到了德国,而三艘德国军舰,也已经装载完了那一批金矿石,经过检验这些金矿样品,德国人已经确认,德华银行的消息是可靠的。
而这时候杨潮催促德国人赶紧履行承诺。
英法哪里知道,不这么做,德国人根本就吃不下杨潮那一千吨黄金,因为他们拿不出100亿马克纸币给杨潮。杨潮的黄金就不可能抵押在他们的银行中,而向让杨潮拿走他们的纸马克,就得让杨潮有机会把这些钱花出去,而杨潮要花出去,只能是通过贷款给德国企业,所以不动员足够的德国企业到中国去投资。还真没有其他办法。
送来金矿样品的飞艇,不等德国运送矿石的舰队抵达德国,就出发回程了,带着厚厚的合作协议,德国人不到一个月,就动员了800家企业跟杨潮达成了协议,其中光是钢铁厂项目,就有三十家,而且都是投资1000万马克以上的大型钢厂。
这些大型钢厂全部投产之后钢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一举让中国钢产量打到美德之后的世界第三,比英国七八百万吨的钢产量更高。
飞艇上还坐着一些客人,大都是去中国考察选址的工程师,但有一个人比较奇怪,她是一个记者,德国记者雷奥妮!
自从在俄罗斯采访了杨潮之后,雷奥妮将采访记录写成了长长的连载报道,在德国报纸上发表之后,当即就引起了轰动,因为一个中国权臣对德国的褒奖实在是太让民族主义盛行的德国人喜欢了。
紧接着,杨子银行柏林分部的经理,立刻就跟德华银行背后的十三家德国银行团签订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贷款协议:
第一,德国银行团联合给杨子银行每年提供100亿马克贷款,利息3厘。
这利率可谓低的可怜的了,这年头就是英国人的国债利息,都不可能这么低。
第二,这笔贷款将全部用来支持德国工业企业到中国投资,根据不同行业,中国人将用这笔贷款向德国不同企业发放投资额的10%到100%的无息贷款。
杨潮的工业引进是有计划的,重点企业得到的贷款当然更多,那些什么棉纺、毛纺根本不欢迎。一毛钱贷款都没有,因为那些行业根本不在计划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