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节 摆好位置(第2 / 5页)
没有在街道上久留,坐在车里随意的转了转,杨潮下命令道。
司机立刻开着杨潮的迈巴赫转头往西出城。
利津县距离东营只有三十来公里路程,可是跟东营相比却简直不是一个世界的城市,县城相当残破,依然能看到完整的城墙,城墙外护城河之间一大片窝棚,倒不是难民区,而是一些当地人摆的摊点,卖茶的、卖豆腐脑的之类的。
杨潮可是知道。山东许多县,比如潍县,城区可早就突破了城墙范围,朝郊外扩张了几倍了,城墙之内往往都成了块被遗弃的老城。
不想利津县竟然还如此残破,利津县长是当地一刘姓大地主,怎么选上县长的杨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所以方维生也只是礼貌性的应付杨潮,反正杨潮不可能整天盯着东营市,就算盯着也不怕,总不能因为他政绩好收拾他。
“我是说真的。如果你们不好好对待,前两年那种社会混乱还会回来的。你看看,现在的交通已经比较拥挤了。”
此时正是上下班时间,每辆电车就没有空的,当然还没有后世那种人挤人的情形,毕竟这是以1000万容量设计的。可是几年前的一千万人设计,放到现在却有些不够用了,因为收入的增长和电力价格的降低,让跟多人的坐得起电车了。
“随着交通问题出现,带来的就是整体社会效率的降低。东营虽然在渤海湾这一片现在发展一枝独秀,可是烟台距离这里可不远,双方还是有竞争关系的。如果东营不好好经营,用不了多少年就得被烟台比下去,毕竟你们这里的条件跟烟台比还是差了些。”
方维生点头称是。
县长接到杨潮要来的消息,心里可是非常的紧张,他小小一个乡下县长。何曾见过这等大人物。
当杨潮的车队穿过城门的时候,县长早就恭候了两个时辰了,他今天最重要的政务,就是等待杨潮。别的公务一概推脱,包括他最喜欢的青楼应酬。
当车队停下,他看到前后两辆车门打开,将现场包围起来,立刻急匆匆跑过去,亮明身份被一个士兵带到中间一辆车前。
车门打开。刘县长看到了那张年轻的不像话,果然跟经常在报纸上和年画上见到的一样的面孔后,他忍不住腿大弯就要跪下去。
杨潮又道:“不管你听得进去听不进去,我言尽于此。对于东营这里,我毕竟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这里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啊。”
杨潮最初的秘密基地就在这里,现在大石房依然长期有一个团队进驻,经营着杨潮在北方的一批产业。
杨潮可不是危言耸听,东营这里因为发展的早,而且都是荒地,虽然建设的时候要考虑防腐问题,可低价却太低廉了,占地大的工厂都愿意往这里搬迁,这里集中山东省几乎全部的纺织工业就是原因。
但是说到底,这里的区位优势跟烟台比还是有差距的。烟台哪里北望大连,东观日韩,又是天然良港,开放了半个多世纪的口岸城市。无论是底蕴还是基础,都比东营好的多。只要没有失误,发展潜力毋庸置疑。现在因为港口设施齐全,这些年始终将青岛压在底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走吧。我们去利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