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黑白往事 > 第十八章 还需等待

第十八章 还需等待(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就是阿森纳俱乐部过去几年内部的故事。

而希尔.伍德亲自前来机场迎接笛卡尔,一方面是因为他正好和温格有事商谈,当做顺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来拉拢人心。

因为他现在和大卫.邓恩正斗得不可开交。

大卫.邓恩本身手中就有阿森纳14.58%的股份,克伦科也在他的帮助下收购了小股东11%的股份,两人联合起来,已经成为了阿森纳的第一大股东,为了对抗他们,希尔.伍德正在联络其余的8位股东,对他们俩的联合收购进行抵制。

这种敏感的时期,俱乐部的内部人员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邓恩帮助很多阿森纳球员理财的关系,已经有大部分球员站到了他那一边,队长亨利甚至明确的表达了对邓恩的支持。

但身为董事会主席的希尔.伍德,还有俱乐部总裁加奇迪斯,最大股东菲兹曼以及持有16%股份的尼娜姐妹等其余8为董事会成员却认为阿森纳应该保持英格兰俱乐部的光荣传统,抵制外资的侵入,所以他们在董事会上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大卫.邓恩的提议。

于是大卫.邓恩和董事会意见逐渐相左,他开始被董事会的其他成员们排挤,直到2007年4月,他终于被董事会宣布离任。

这两个人的斗争,其实在接近一年的时间里都是阿森纳内部纷乱不休的根源,大卫.邓恩离开之后,球队的标志“国王”亨利也随之宣布远走诺坎普,因为他“无法在没有温格和邓恩的环境中踢球”;主教练温格在那一年差点儿没有和阿森纳续约,整支阿森纳几乎面临解体的地步。

一直到2013年,阿森纳似乎才有缓过来的迹象。

而且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温格之所以能在之前一次又一次的引援成功,和大卫.邓恩也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希尔.伍德也要收拢另外一些球员的人心,在俱乐部内部和邓恩的势力进行对抗。

这些故事听起来好像是一出豪门恩怨剧,其实也没错,它真的就是一出豪门恩怨局,不过阿森纳董事会把它掩盖得很好,外界所知道的细节并不多,因此阿森纳的球迷们一直没能搞明白为什么球队自从不败夺冠之后越来越萎靡,战斗力越来越差了。

他们还以为是温格的吝啬和希尔.伍德的无能导致阿森纳在转会市场上连连失利,最终影响了球队的战绩。

那时候大卫.邓恩兼任欧洲g14的执行主席,人脉和网络都十分宽广,温格负责挑人,邓恩负责买人,两人合作亲密无间,才使得阿森纳在转会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接连引进了范佩西、法布雷加斯、沃尔科特、罗西基、阿德巴约、阿尔沙文等等一大批便宜又好用的球星,一直到2013年金鱼眼厄齐尔以创记录的4250万英镑转会阿森纳之前,兵工厂最贵的引援还是卡索拉的1650万英镑。

所以你也别觉得后来“国王”亨利和小法被卖得有多便宜,因为当初引进他们的时候就没花几个子儿。

而直到大卫.邓恩离开之后,阿森纳才发现失去他对俱乐部的影响有多么巨大,年年卖队长那只是迫不得已,关键是心仪的球员一个个被别人抢走,远到亨特拉尔奔赴皇马,近到小烟枪花落那不勒斯,“年年七千万,至今无一冠”,已经成为了兵工厂球迷心中永远的痛。

这件事你无法说清楚谁对谁错,因为今天我们回过头来遍数英伦豪门,才蓦然发现原来只有阿森纳还是“英”字头的球队,其他豪强甚至包括百年霸主利物浦,都已经变成了披着英格兰外衣的他国部队。

希尔.伍德赶走了大卫.邓恩,保住了阿森纳的纯正血统,却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