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风云突变(第2 / 3页)
客观事实,历史进程,是的,被máozd不幸言中了。冷战局势刚刚有缓和的迹象,却又无情地迅速封冻,让世界人民继续生活在东西方对抗的刺骨寒冷中。
艾森豪威尔在结束了令他ji动兴奋的十二国访问之后,正憧憬着即将来临的白宫生涯的高cháo——意义重大的巴黎最高级会议和接踵而来的访苏之行。可是,就在预定在巴黎举行的会议前十六天,一架奇怪的飞机突然出现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上空,这个地方是乌拉尔山区中的一个工业综合基地,在俄国边境内大约一千二百英里处。这次秘密飞行是中央情报局行动的一部分,这架飞机是洛克希德飞机公司按照中央情报局的要求特制的。它的正式型号是u—2。很快全世界就都称之为“间谍飞机”。
u—2型飞机是黑sè的,机身长,尾巴高,翅膀宽,装有一具涡轮喷气发动机,驾驶员座舱仅容一人。严格说来,它并不是军用飞机。机上没有任何炮火装置,只有透过机身下面七个舱孔对外拍照的灵敏的红外线摄影机。这些摄影机能把宽一百二十五英里长三千英里的地面景物全拍摄下来,可供洗印成四千张双幅照片。照片的清晰程度,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照片经过高倍数放大后,判读人员可以认得出飞机在九英里或十英里高空拍摄的报纸的标题。
其它的装备则能够从空气中测验出进行秘密核试验的证据,能够测定俄国雷达的效能。u—2飞机靠飞行高度作为防护手段。由于充分利用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学方面的成就,u—2飞机能在很高的高空保持有效的续航能力;并据信超出苏联雷达的探测范围。总之,它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jing密的侦察装置。
这种“越空飞行”自一九五六年便开始了,然而,这种事情荒唐的地方,却在于始终没有考虑出现意外后安排的托辞。对此,艾森豪威尔是有责任的,因为一切这类飞行,事先他都知道,并且亲自批准。然而他却丝毫不曾想到它对于马上召开的巴黎最高级会议和对他即将进行的莫斯科之行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说说你的看法。”máozd将身子向椅子上靠了靠,表现出饶有兴趣的样子。
“我也只是猜想。”周el说道:“记得钱xs在美国的时候,南洋联邦的官员便与他进行过接触,在他受到监押的时候,这位黄总统也曾经向美国政fu施加压力,使他获释,并派人劝说他去南洋联邦落户工作,还为他提供了优厚的待遇。据钱先生说,他看到周围很多华人都选择了南洋联邦,并将其视为‘小中国’。”
“嗯,他们对招揽海外华人确实很下力气,仗着财大气粗,用物质条件作为吸引和yòuhuò,但多数炎黄子孙还是心向祖国的。”máozd有所醒悟地皱起了眉头,说道:“难道他们想与我们争夺中华文化的正统之位?要古代图书的影印件并不是纯学术xìng质那么简单?”
“我也有这样的怀疑。”周el说道:“从最近这位黄总统的一系列举动,什么七贤祠,什么规定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等等,他似乎确实有这样的打算。包括现在的批评,只是言语上的,实质xìng的动作并没有。”
máozd沉思半晌,猛地一挥手,“给他们古籍图书的影印件,大方地给。一是还以前所欠的人情,二是让他们看看我们的气度和信心。另外,答应他们提出进行第二轮大使级会谈的要求,我们需要知道他们的确切意图。我本来是要反击赫鲁晓夫和黄历等人对大跃进的置疑,但现在看来,这个时候在这个问题上同他们展开争论未必有利,倒显得我们气量狭窄,听不得批评,还是稍等一等为好。”
艾森豪威尔无疑相信,除非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这种“越空飞行”原本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的。但是这一点并不确实,有些情况是意想得到的,或者至少也是在应该细加考虑的可能范围之内的。
或许,艾森豪威尔批准此次飞行的动机有他的道理:俄国人当时已接近于在导弹制导方面取得突破,因而中央情报局力图抢先把尽多的目标拍摄下来;艾森豪威尔在坐下来同赫鲁晓夫谈判之前,需要掌握一切能nòng到手的最新资料;另外,行将同俄国人达成的缓和协议会使得以后不利于再进行任何隐蔽的活动。但动机对,时机却是完全错误的。
“南洋联邦与苏联建jiāo谈判还在进行,据说苏联作出了让步,会谈已经取得了实质xìng的进展,很可能建立代办级的外jiāo关系。”周el说道:“赫鲁晓夫对黄历发出了访问邀请,黄历则撰文称赫鲁晓夫是目光长远的政治家,有着非凡的改革勇气,值得钦佩。并称赫鲁晓夫的美国之行令人欣慰,他会成为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和平缔造者’。”
“哼,苏联是卫星上天,红旗落地。”máozd很不悦地吐出一口烟雾,“赫鲁晓夫相信苏联跟美国、社会主义跟帝国主义可以永久和平共处下去,这是在背弃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斗争的根本原则,在修正道路上越走越远。现在不能说他在所有问题上是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不好说他的修正主义已经完全形成了。但总的来说,可以说他是半修正主义。”
“我们是否要发表意见,以使赫鲁晓夫有所醒悟。”周el问道。
máozd沉yín了一下,轻轻摇头道:“现在还不适宜,在这个问题上,只能由美国来教训他。现在我们无论怎样讲,他也是不会听的。我们是赞成和平共处的,这是外jiāo政策问题,但是赫鲁晓夫把和平共处当做路线,这是错误的。但我们暂时还不同他争论。我们要有耐心,要等待,让客观事实和历史进程来教育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