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老少皆宜的电视剧(第2 / 4页)
白岩淞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冲着镜头道:“根据司空倾先生的言论,我想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和我一样,都梳理出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
“第一,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模式来定制或者说调整影视作品的制作方向和思路,在我国电视剧市场,有着先天缺陷!”
“第二,我国文娱市场上的大多数影视作品交易,通常最大的买家是电视台,电视台是强势地位,影视制作公司是弱势地位,影视制作公司无法保持独立制作!”
“第三,受制于电视观众的明显断层,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要么是年轻人爱看的青春偶像古装剧,要么是年长者爱看的战争题材写实题材电视剧,两极分化比较大!”
“第四,新类型影视剧创作的市场风险太高,观众们和广告商们都可能不卖帐,导致影视制作公司以跟风制作为主!”
“国内的影视作品制作,通常意义上会以最稳妥的方式来进行,比如说大家一直诟病的跟风!”
“谍战题材火了,那就一窝蜂的上马,直至这个题材的电视剧烂大街了,然后在瞅瞅看那个现阶段那个题材火,继续跟风……”
“这里面的深层次原因,便在于影视制作公司无法根据收视率测控反馈的电视观众年龄段比例信息来准确把握市场!”
“……”
听着司空倾的讲解和分析,很多守在电视机前的业内人士,尤其是那些中小型的影视制作公司负责人,都在心中长叹了一声。
“第五……”
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听着白岩淞的侃侃而谈,倒是很快明白了现阶段电视剧行业的先天缺陷和市场制约。
“果然是严肃类型的主持人啊,逻辑思维十分缜密!”
“刚刚听了那个叫什么司空倾的话,长篇大论的,都快把我绕糊涂了……”
在这个无法通过播出直接获得回报的大前提下,影视制作公司很难不跟风制作啊。
既然有成功的案例摆在桌面上。
为什么不跟着成功者的脚步往前走呢?
在向成功者致敬的道路上,跟风也在无形中帮助诸多业内同行开辟拓宽同一个影视剧类型的市场深度……
“嗯,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