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翻书(第1 / 2页)
看到这里的时候,华如虹反而更加迷惑了。在书中的记载中,徐政,卢方,南宫召远,唐展这四人,无一不有着非凡的功绩和成就。那么这四人中,到底谁是真正的外来人,或者四人都是,又或者其实四人都不是,这所有一切,都是带有夸张夸大,被神话了的结果呢?
翻看完书中对这四人的记载,华如虹也没有找到确切地答案,起码在里面,他没有看到有关那些故事地记载。华如虹又开始去找别的书翻看,既然在正史中找不出答案,或许在一些野史中,有什么发现也说不定。只要找到这四人中一些特别地话,或者讲述的特别的故事,就可以得到证实。
就这样华如虹在这藏来,翻了一本又一本,拿起又放下,直到日落西山,图书馆要关门了,在卓丝雅的催促声中,华如虹才从卷帙浩繁的书海中脱出身来,依依不舍的离去。
如此接下来两天,华如虹都是在大费图书馆中翻书度过的。第三天一早,华如虹继续按照计划前去大费图书馆翻书。本来卓丝雅也是要来的,不过因为克里科特来访,卓丝雅留下待客,也就没有跟来。
这次华如虹是掏出华山子爵的印信,这才进得大费图书馆的大门。再次来到西二区,华如虹又开始在茫茫书海中,查找翻看起来,冀希望能够找出一些蛛丝马迹。虽然此举有似大海捞针,但除此之外,华如虹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离奇大胆的假设,虽然看似有些荒诞无稽。不过要把这徐政跟现在的卢瑾联系起来,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徐政和卢瑾,毕竟是隔了一千多年,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两个人。若是那些故事是徐政所留,为什么其他人不知道,卢瑾却知道呢?
华如虹也不是没有想过,卢瑾本身或许就是跟自己同乡,来自原来那个世界,可是经过这些日子观察判断之后,他基本已经否定了这个看法。自己曾经几次出言暗示,甚至背了一些当时有名的大文豪的诗句,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可是那卢瑾却都无动于衷。
不过真要找出之间的联系,也并非全然无处可依。既然这东华国发源于白虎城,而卢瑾则正是白虎城卢家的嫡系子弟,白虎城城主卢纶的儿子。这其间是不是就存在着某种联系呢。华如虹这么心中想道。
华如虹又去查看关于徐政的记载,他发现,所有的记载徐政历史事迹的书,无不都是从那个东海的小渔村,也就是现在白虎城所在地开始的,至于这之前的事迹,则不见有片言只语的介绍。仿佛徐政就是从那时突然冒出来的,这无疑更增添了一些神话色彩。
不光是徐政,就是这三余众东华人部族,其之前记载。也是少之甚少。《大陆通史》只用一句话提到了此事,就是认为这东华人部族是从东坦利亚高原,也就是兽人蛮族地世居地迁徙过来的。这只是其中一个说法。而这种说法的根据,在这本《大陆通史》中也没有提及。不过不难猜想,让这些史官们作出这样判断地依据,不外是东华人和兽人蛮族都是天生没有魔法天赋的种族,那么东华人来自于跟兽人蛮族一样的地方东坦利亚高原,那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样又在这藏中翻看了一天,华如虹依然是一无所获。里面的野史传记,虽然关于徐政等四人的故事传说不少,但却都无法证实华如虹心中的疑问。在这里接连翻了四天的书,华如虹已感身心俱疲,打算放弃这种大海捞针似的查找了。
不过关于东华人部族的起源,说法倒是有很多种,除了这一种外。还有认为东海之滨本就是东华人的世居地,也有认为东华人部族本是孤悬海外的一个小岛上的居民,后地震频繁,小岛被淹,东华人这才伐木造船,远渡重洋,在现在地白虎城附近登陆,从而在大陆上定居了下来。
从这些记载中,华如虹并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答案。他又去翻看书中关于几个世家的记载。他特意翻到《卢世家》的部分。在书中,对东华国的这几个大世家。都作了非常详尽的记载。卢家的第一代远祖,名叫卢方,辅佐始皇帝徐政有功,被封为保国将军。他跟南宫世家始祖护国将军南宫召远,唐世家始祖镇国将军唐展等三人,是徐政身边最得力亲信的助手。也就是说,从一开始,这东华国四大世家的格局,就已经形成了,时间过去一千多年。到现在统治着东华国的,仍然是这四大世家。
同样地,书中对于卢方的事迹记载,也附上了不少的神话色彩。在书中卢方也被描绘成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关于南宫召远,唐展的记载中,也同样有类似记载。也就是说,这三人跟始皇帝徐政一样,都一定程度被神化了。虽然书中尽量在避免这种神化,可是却没法完全避免,因为这三人所创造出来的功绩,无法用一般尺度来衡量。
比如书中记载。冶铁的技术。便是卢方发明的。在当时大陆各奴隶制国家还在普遍使用石器,木器作为主要劳动工具。青铜器的冶炼也还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卢方便已经从铁矿石中锻造出了铁器。铁器地使用,正是当时东华人能够进行经济军事大肆扩张的保证。
除了冶铁外,卢方还有其它诸多发明,比如水车,马车,度量衡的制定等等。不过让华如虹引起注意的是其中地一件事,卢方督造兴建了白虎城。或许这也是后来卢家能够成为白虎城主人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