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急攻进取(第3 / 3页)
“清军是弱,但地方也不富裕。”秋J皱着眉头,猜测道:“或许总部还有其他的考虑,毕竟他们看得比较全面。”
“不管怎样,这番布置的格局很大,咱们要更加努力了。”杨文恺停下脚步,微笑着说道:“我整顿人马,明日便要开赴滇西南了。独领一军,够威风,够神气吧!”
秋J笑着点了点头,伸出手去,“祝你马到成功,在滇西南打出咱们革命军的威风,打出一个局面。”
“一定的。”杨文恺与秋J用力握手,转身离去。
或许是胜利后的喜悦重逢,也或许是战友的最后一次相见。秋J凝望着杨文恺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收回目光。
而城墙是一道实体的防线,也是守军的心理防线,特别是旧式清军。一旦被摧毁,多半会军心动摇、斗志丧失,顽强抵抗者会变成少数,多数人都会惊惶失措,自寻出路。这从历次的战斗中已经得到了验证,清军没有巷战的经验,也根本没有巷战的心理准备。
攻坚从蒙自开始,也因为蒙自是中国二十四个海关之一,其中有大量的关税银两,对革命军的长期坚持大有禆益。
在发动起义之初,革命军便定了很详细的革命方略,其中规定了“就地因粮”的办法,也随军带着很多可以主办“因粮”事务的人才、干部。负责作下列的几件事:接收一切官产;没收反抗军政府之清吏或豪绅的财产;用两月限期付现之“给价券”购买粮食货物,期满按五厘计息;用“债券”向富户借银,于三个月内无息偿还,期满按二厘计算;向人民征捐,捐税额度不得超过清廷官府统治时期的七成……
没错,章程制定得很完善,政务人员也都配备,但在何时开始施行却是一个问题。来了就收捐税,老百姓知道你们这革命军是不是一阵风。赋税是比清廷的少,但你们走了,清廷官府回来,不是又要收一回?
所以,不管是否废除了清廷的不少苛捐杂税,关键是革命军要占得住地盘,起码要在清军的第一次大围攻中获胜,哪怕是对峙,也要展现出革命军的实力,让老百姓看到长远的希望。
这就是革命,有分别,也有牺牲;今天还活生生地在眼前,明天就可能倒在革命的征途上。
秋J庆幸自己能投身到这火热的洪流中,庆幸自己能加入复兴会这个实力强大、团结一致的革命团体中。也只有复兴会才能组织起如此气势的反清斗争,并能在清军即将大兵压境时还有开拓进取的信心和力量。
太阳更低了,灰蒙蒙变成了淡红色,给树梢也染上了一层浅红。在秋J眼中,那不是夕阳晚照,而是染血的辉煌。(未完待续。)
既然不能用“白条”来购买物资,也暂且不能收捐纳税,革命军就只能使用真金白银。而要缴获更多的钱财粮秣,就要占领象河口、蒙自、开广这样的殷实之地。
军议很快结束,龙支队继续埋伏,不管开广镇总兵白金柱来不来,此地是卡断开广至蒙自的必经之路,围城打援也好,堵截蒙自的溃兵也罢,总之是不能无人防守的。
革命军从起事到现在,面对旧式的清军是越来越有信心,兵力布置也放宽了许多,一对一,或者是一比一点五,也敢于作战。
“总部是不是要将战略重心转向滇省了?”秋J有些疑惑,散会后与另一个副支队长杨文恺边走边谈。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杨文恺思索着说道:“相对来讲,云贵的清军比较弱,或许是考虑到这个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