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复(第2 / 3页)
来到制造局,查理宋发现这里的气氛也很紧张,角楼上架着机关枪,士兵们荷枪实弹,戒备森严。
还未走进屋里,查理宋便听到屋内传出的说话声。
利益,个人的利益,对于商人来说,永远高于一切。广州、长沙、武昌光复。广东、湖南、湖北独立,南方各省局势动荡,以大清银行秘书长项藻馨为首的主要股东,不得不考虑保全商本的办法。
大清银行虽然作为清政府中央银行而存在。但却是官商合办的股份制银行,官商各占半数。
革命一起,上海光复,大清银行浙江籍股东及部分高级负责人便密切关注着局势,讨论研究。生怕地方军政府误认大清银行全系官股,或者故意认定为敌产,将各分支机构予以没收充公,从而使各股东招致巨大的损失。但大清虽然飘摇,却还勉力支撑,革命军虽锐,势力倒还不好估计。所以,这些人商量来商量去,意见分歧,总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光复,光复了。”
“挂旗,快挂旗。”
“你个赤佬,谁让你挂白旗的。”
“这是什么?六星旗,狗屁,要挂青天白日旗。”
“妈个巴子的,上海是同盟会的地盘,懂不懂?当心砸了你的店。”
陈文强未至上海。便早已派人送来了建议报告,建议“就原有之大清银行改名为中国银行,重新组织,作为革命政府的中央银行。”,“停止大清银行贸易,实行清理。其原有之官股五百万两,可酌行消灭,备抵此次战事地点各行所受损失及一切滥账;组织中国银行后,大清银行房屋生财等项,统归接收应用。股东原有之大清银行股份五百万两。仍承认为中国银行股份,照票面价额,换给股票。”
报告还对大清银行如何更名中国银行的具体办法提出了意见:“一方面另设大清银行清理机关,附属于中国银行内。另置簿据,划分界限;另一方面委任虞洽卿等作为正副监督会同大清银行股东代表筹办一切。”同时,在报告书中,陈文强还承诺,一旦协议达成,革命军政府将分电光复各省。请各省军政府对原大清银行各分支机构力加保护。
这份建议书很具有可操作性,也得到了大多数股东的赞成,只要自己不损失,朝廷的官股,谁会在乎呢?而且复兴会已在数省取得胜利,承诺也变得现实而不虚夸,唯一的顾虑便是革命军能否最后成功的问题。
但就在此时,上海大清银行经理宋汉章却接到了打着同盟会名义的书函,以及一些青红帮分子的警告,要求接收大清银行。
……………
查理宋坐着马车从虹口驶到闸北,又在旧城转了转,喜悦的心情慢慢冷却下来。被革命军和商团武装控制的街道还算正常,市民们纷纷高呼:光复,自由,胜利,共和等口号,商店照常开张营业。
而同盟会的青、洪帮联军则是臂缠白布,耀武扬威,不断斥骂着不明所以的市民,俨然以光复上海的功臣自居。
陈其美虽然死了,但同盟会在上海还有据点,在上海周边发展的帮派和会党也有几个。革命军乘坐挂着德美国旗的轮船突然登陆上海,商团武装出动配合,再加上吴淞地区的起义军警,上海轻松光复。
革命初始的动荡虽不明显,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却不可避免,趁火打劫、投机革命的也大有人在。同盟会孤注一掷的行动受挫,却也想趁着复兴会所掀起的革命大潮有所动作,造成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