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全才李凡(第3 / 4页)
李凡开始吐槽:“但是国文教材上一定要给它定出一个标准的立意,考试也一定要按照标准答案走,你说是不是脑残,我就纳闷儿了,搞教育的都是精神病啊?要统一人们思想?你要不按照标准答案来,你就得不了分!就算你是苏东坡在世也不行!”
“张晓菲这个人物你怎么看?”
……
“《天录》中我最喜欢的桥段就是老三和孔二爷围棋博弈那段,你呢?”
……
10分钟后,潇潇看了看那整齐的书架,干净的书籍,总算明白了,人和人之间还是别相互比较的好。
“这个……”李凡将被子放到一边,成功越过这个深坑,“你是无限流的,因为你的诗我按照时间顺序读下来,越写越精彩,总给人无限的期待,就像文学评论家郑元说的那样:‘读潇潇的诗,你永远在期待她的下一首,读其他女诗人的诗,你觉得这也就是她们的全部了。’”
潇潇笑了笑,心里盘算了一下,按照李凡的定义,自己应该算1.5流?
她展开那本诗集,翻了翻,看到了一首诗作,写得还不错,她道:“沐子写的这首仿古五言绝句还可以。”
李凡打断道:“这首诗中,唯一出挑的是那句春浅草木深,如果单拎出来的话,这个非常有韵味,也是这首诗的唯一亮点。”
“对,我也是这种看法,”潇潇说完后愣了一下,然后将书放回书架,又打开了一本崭新的书籍,是华国著名作家冯天的《落日》,她试探道:“《落日》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潇潇又翻起了那本练字本,道:“你这字非常不错,你喜欢《锦瑟》这首诗?”
“嗯,一直在研究,读不懂。”
“哟,还有你读不懂的时候呢?也是,这首诗从古至今也没有个定论!”
李凡感叹道:“有些文字,要等到岁月堆叠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看懂,有些事情,也要等到生命有了一定的厚度才可以厘清。但这首诗,则是每过一段时间都有新的感悟,没有个定论。古往今来对这首诗的解读太多了。”
潇潇道:“古往今来解读这首诗的作品不下数百,解读的派别多达十余种,晚唐以来留有姓名的解家就达百位以上,包括刘克庄、苏东坡、黄庭坚、元好问、纪晓岚等等,各有解法,《锦瑟》算是千古一谜了。”
李凡走进书房,递给潇潇一杯茶水,道:“那个杨寡妇。”
“为什么是这个全书只露了一次脸的人物?”
“因为她那句话啊,‘凭什么男人三妻四妾合理合法,俺搞个老头儿你们乱嚼舌根子,老娘卖身赚钱,不依不靠,不坑不骗,比你们这些满口礼仪道德的贵妇人,背地里——’呃,下边的脏话我就不说了。”
潇潇放回《落日》,又看到了另外一本书,道:“《烽烟起》中你最喜欢哪场战役?”
……